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兩岸高考比一比:大陸捧狀元 臺灣追“榜首”

2016年03月09日 14:49:05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昨天,福建高考成績公佈,八閩各地的“高考狀元”隨之出爐,並立刻成為各路媒體的聚焦對象。同屬中華一脈的臺灣,每年夏天高考放榜之時也都有各類組的“狀元”誕生,臺灣媒體同樣會掘地三尺,挖出這些明星學生身上的“猛料”以饗大眾;連補習班也挖空心思“買榜單”,希望拉到“狀元”做金字招牌。

  一樣!臺灣狀元叫“榜首”

  臺灣到底有沒有“高考狀元”?答案是有。不過,臺灣的狀元更多被稱為“榜首”。

  臺灣海峽兩岸教育交流促進協會的羅健育先生告訴導報記者,今年臺灣大學入學考試8月初才會放榜,“大概有三天左右的時間,媒體會一直挖掘相關新聞”。臺灣雖也有“狀元”的説法,但更多稱“榜首”。

  如果是“菜販的小孩考上臺大”這樣比較勵志的故事,媒體就會花比較多篇幅去渲染其中細節。不過,孩子去年剛考上臺北知名醫學院的賀先生告訴導報記者,臺灣媒體對明星學生的關注很容易失焦引起爭議,所以對“榜首”的報道不會像大陸這麼追根究底。“背景、家世,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教育資源分配。”

  誇張!補習班還會“買榜單”

  身為高考“榜首”,對考生來説當然是一種肯定和榮耀。對其所在的中學和即將邁入的大學來説,也是一種喜聞樂見的“品牌資源”。

  對“榜首”這種明星學生上心的,除了所在的中學,還有各種補習班。

  據一位臺灣朋友透露,為了拉到明星學生做金字招牌,還曾發生過補習班“買榜單”的事情。“其實就是補習班花錢買這個學生的名字,請他同意讓補習班使用自己的名字來宣傳。但其實這個學生根本沒去補習過。”

  觀點:明星學生是與非?

  既然兩岸都有輿論追捧“狀元”或“榜首”的現象存在,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呢?羅先生認為,中國傳統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還是普遍存在,所以對“榜首”的關注可以理解。

  身為家長的蘇先生則有不同看法。他告訴導報記者,“榜首”只能有一個或幾個,大部分的同學都天資普通,在考試成績上未必能有亮眼表現。“可是人生這麼長,考試會影響一時,卻未必影響一世。”在蘇先生看來,不管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教給年輕人多元價值觀。“會考試不是唯一的成功標準,人各有所長,只要善於發揮就可以。”

  記者觀察 褒揚成功亦容許失敗

  導報記者有一朋友,高考那年摘得全省狀元桂冠。一時間,各路媒體踏破了門檻,“狀元”從小到大各種小事都被翻了出來,當然,他那並不完整的家庭背景也沒能倖免,一篇篇勵志故事讓他那略帶悲情的成功人盡皆知。後來他上了國內某知名大學,仍然時不時被家鄉媒體回訪,所有人眼裏,“狀元”都該有個完美的人生旅途。

  再後來,這位同學毅然決然遠走海外,與一眾朋友幾乎斷了聯繫。等到導報記者再次聯繫上他,問他為何忽然出國時,這位少年時意氣風發的朋友在電話中淡淡地説:“太累。”他説,高考之後,自己走在街上不時被人認出,很有赤裸身體於人前的錯覺。“人生這麼長,一次的成功能代表什麼呢?但所有人都覺得你永不會失敗。”或許,對“狀元”們來説,高考成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叢鮮花,而那些荊棘,也並不會因此消失。

  坦然享受成功,何妨再坦然面對失敗?(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臺灣頻道 臺灣政局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