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昨天的6.7級地震在內,臺灣南投縣境內過去14年間共發生了6次規模6級以上的地震。人們在問:南投真的調整到可怕的“震動模式”?
昨天,臺灣“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造成6月2日6.7級地震的肇因,是南投縣仁愛鄉的“盲斷層”。這條斷層在地底深處,雖然尚未破裂到地表,但自“9·21”大地震後,該“盲斷層”已經愈來愈明顯,預估綿延數十公里長。
南投縣位于臺灣的地理中心,是全臺灣唯一不臨海的縣市,境內80%以上為山地,是名副其實的“高山縣”,著名景點日月潭和清境農場都位于該縣境內。其實,這一帶在1999年以前很少有地震記錄,因此被稱為“日月潭地震空白區”。
不過,臺灣位于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屬于太平洋火環的一部分,地震頻繁。臺灣東部花東縱谷、中央山脈、西部麓山帶以及平原區形成一係列斷層。1999年9月21日,由于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造成長達85公里的破裂帶,臺灣中部山區發生7.3級地震,震中就位于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8.0公里。這就是至今仍為臺灣民眾記憶猶新的“9·21”大地震。
“9·21”大地震共造成全臺2400多人死亡、11000多人受傷,震毀了許多道路與橋梁等交通設施,堰壩、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等公共生活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給臺灣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從2010年起,臺灣便將每年9月21日定為“防災紀念日”。
“9·21”大地震是臺灣陸地上百年最大地震,對南投地底下的地層構造及相關的地震應力都造成很大的錯動,因此,從那以後,一係列的6級以上地震接二連三在縣境內發生:2000年6月10日,規模6.7級地震;2002年3月31日,6.8級地震;2009年11月5日,規模6.15級地震;2013年3月27日,規模6.1級地震;2013年6月2日,6.7級地震。
而這些後續的規模6級以上地震與“9·21”大地震有沒有關係?臺灣“中央氣象局”多次都表示“有關係”。郭鎧紋表示,南投縣仁愛鄉的 “盲斷層”在“9·21”大地震後一直在“作祟”,而且,“如果未來這個斷層破裂達到100公里,有可能發生規模7級以上的地震”。
這真的是必須去研究和值得警惕的信息!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