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大陸人在臺灣:街頭標語很不一樣 不會時過境遷

2016年03月09日 15:18: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5月6日電 臺灣《旺報》6日刊載投稿文章,作者稱“在臺灣旅遊,天天都有新體會、新發現”,作者注意到臺灣的標語很不一樣,他説“這樣的標語挂在那裏50年、100年,對一代代的人都有啟示作用,不會時過境遷”。

  文章摘編如下:

  在臺灣旅遊,天天都有新體會、新發現。

  在墾丁海邊我們老兩口住一座渡假的小木屋,樓上樓下,一統天下,是從來沒有的體驗,心情很激動。第二天早餐,吃完就離開,老伴把手提包忘在椅子上。過一陣想起回去找,包已不見,心裏很急,因為護照、錢都在包裏。馬上找服務員詢問,有人説,你到總臺問問。結果,包包好好地失而復得,也不知該感謝誰,我們感嘆了一陣子。再一次,我們在餐廳裏就餐,咖啡機裏品種很多樣,寫的都是英文,我們搞不懂,請教一位中年人,他耐心地給我們指點,幫我們選擇,臺灣同胞的熱情使我們很感動。

  由於歷史的原因,兩岸在很多方面同又不同。我們的民族、血統、歷史、淵源、語言、文字、百家姓等都是相同的,但由於臺灣被日本佔據了50年,1949年後又阻隔了幾十年,兩岸又有不少差異。大陸通用簡化字,臺灣全是繁體字;我們把佛牙當文物,陳列在博物館的櫥櫃了,臺灣人把佛牙當聖跡,頂禮膜拜;我們把媽祖當傳説,臺灣人把她視為神靈,萬人空巷迎送。在臺灣,很多人當志願者,給有困難的人熱情相助。

  因為公路塌方,我們在花蓮要換乘火車去臺北,在候車室我看見一條不大的標語,上面寫著:説好話,存好心,做好事。我又想到,在臺北,街頭一座電子鐘下寫著“愛惜光陰”4個大字。

  臺灣的公共場所裏標語極少,難得見到的標語也都是勸導品德修養,有助於促成社會的良好風氣和個人的道德完善。老伴的包失而復得、人們熱心相助都和社會風氣有關。我想,這樣的標語挂在那裏50年、100年,對一代代的人都有啟示作用,不會時過境遷。(葉元凱/陜西咸陽)

[責任編輯:何建峰]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