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廈門引進臺灣技術 24小時就能完全分解死豬

2016年03月09日 15:01:51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近日,導報記者在市農業局畜牧獸醫處的推薦下,參觀了廈門首個採用生物技術的畜禽無害化處理示範點,全程直擊死豬“變廢為寶”的過程。

  有這樣一台神奇的機器:無論是病死豬,還是病死雞,只要放進機器內,加上一點輔料,等到出爐時,就變成了“肉松”狀的有機肥。

  直擊:24小時就能完全分解

  這個示範點位於集美區的一處山上,在大旺華僑種豬有限公司的養殖場內。在一個36平方米左右的小廠房內,導報記者見到了這臺 “神奇機器”——— 一台長4米、寬2米、高1.8米的畜禽生物化屍機。

  走上樓梯,掀起“綠巨人”的“蓋頭”,看到一團團像“肉松”的物質,這些就是病死豬被無害化處理後變成的肥料,而且沒有任何刺激性的味道。

  那麼,這台機器是如何“消化”病死豬的呢?導報記者了解到,全程都是機械操控,先把死豬架到叉車延伸出的兩條鋼板上,接下來由工人操作,將鋼板由低抬高,然後將豬投入機器內,工人則往機器內加入輔料及生物酵素,進行高溫發酵運作。導報記者看到,機器處理有機廢棄物過程中,並無“排泄物”。

  “無煙、無臭、無污水排放。”廈門市畜牧業協會秘書長康永松説,設備運轉時,機器“體內”溫度達95℃時,可將一般細菌、病毒消滅,這樣,廢棄物經過切割粉碎,在生物酵素的作用下,只需24小時就能完全分解,變成高蛋白飼料或有機肥。 算賬:一年至少花10萬元

  這樣的死豬處理方式,臺灣早已使用多年,而在大陸卻還是首次嘗鮮。據介紹,這臺容量2000升的無害化處理機器,可容納1噸病死豬及1噸輔料,製作後生成1.4噸的有機肥。

  此外,除了死豬和死雞外,就連其他病死畜禽和屠宰下腳料、孵化中壞死蛋等,這台機器也都能進行加工。

  畜禽生物化屍機,成本高不高?導報記者在處理病死豬的成本分析表中看到,算上電費、生物酵素等,理論上每噸死豬的處理成本合計900元。

  但是,實際成本會比理論成本高一些,因為,並非每一次都能等到一噸死豬才開機。據大旺華僑養殖場介紹,以該場每年5萬頭生豬出欄量來説,若死亡率為3%,至少有1500頭死豬,一年至少要花10萬元的處理費用。

  儘管如此,養殖場還是願意花這筆錢,因為,他們也為此省下了建化屍井的成本,也省去了請工人抬死豬上山的成本。

  大旺華僑養殖場老闆還説,自從利用臺灣這項技術處理病死豬,他還在養豬場周邊種植了一大片有機蔬果園,利用死豬處理後生産出來的有機肥料灌溉,效果奇佳。

  建議:較大規模養殖場推廣

  據廈門市畜牧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廈門至少有2萬頭的死豬。如果這麼多的死豬全部用化屍井和掩埋處理,那得浪費多少的土地?而民眾更擔心的是,若沒有妥善處置而流向市場、進入餐桌,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因此,康永松秘書長推動從臺灣引進了這種無害化處理技術。據他介紹,這個採用臺灣生物技術的畜禽無害化處理示範點,不但是廈門首個,也是大陸首個。

  康永松説,這種處理技術,一次可以處理1噸病死豬,完全可以滿足達到一二十萬頭規模的養豬場的需求。

  目前,臺灣已經推廣設立集中處理點,幫助養豬場處理病死豬,因此,康永松建議,因大部分養殖場規模不需要單獨設立無害化處理設施,廈門也可考慮推廣集中處理。

  但是,臺灣處理模式在廈門能夠大規模推廣嗎?對此,廈門市農業局給予了鼓勵和肯定,並建議先在規模較大的養殖場推廣。而廈門市畜牧業協會也倡議,從保護環境的角度,應該大力推廣這一技術。

  市畜牧業協會稱

  廈門沒人使用含砷的添加劑

  “黃浦江浮豬”事件後,有人懷疑豬是食用了含砷添加劑中毒而死,民間傳言中所謂的“砷論”甚囂塵上。

  昨天,廈門市畜牧業協會會長吳俊昕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駁斥了這一傳言,他很確定地説,無論是“黃浦江浮豬”,還是廈門出現的死豬,死因都並非砷中毒。

  含砷添加劑早被禁

  據網上傳言稱,豬販子到府收豬時,賣相好的豬價格會高一些,打蔫的豬就得降價。為了讓豬長得“皮紅毛亮”,給豬喂食一定量的有機砷製劑,就會帶來“健康”假像,而砷是致癌物之一。

  對此,吳俊昕會長説,養殖場不可能使用含有砷元素的添加劑。“砷早就禁止了,正規飼料廠家不可能將砷添加到飼料裏。現在,國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劑在市場上也是很難找到的。”

  吳俊昕會長還指出,黃浦江上漂浮的豬,大多數是中小豬。如果像傳言説的死豬是因為食用含砷飼料和不能及時銷售等因素而導致的,那麼死豬應該以大豬為主。這也足以説明,導致豬死亡的原因並非砷。

  會長還説,用過添加劑,確實可以讓生豬皮紅毛亮,賣相更好。但是,此類添加劑已經被國家禁止使用好多年了,據他所知,廈門養殖戶中已經沒有人使用含砷添加劑了。

  生豬死亡三大原因

  導報記者在廈門市畜牧業協會採訪時了解到,生豬死亡未必是因為“砷中毒”,其中有三大主要原因。

  一個原因是養殖密度過高,加上散戶在豬舍衛生、飼料各方面做得不夠,哪怕發生一般性病毒感染,生豬發病率也會提高。

  另一個原因是嚴寒,崽豬缺乏抵抗力,許多就染病、腹瀉死了。據一位養殖戶介紹,冬天天氣冷,有的廠房或者農戶管理不嚴格,廠房保溫做得不好,又不知道母豬具體在哪天生小豬,生出來後凍死了很正常,還有壓死的、踩死的、大豬打架打死的,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

  第三個原因是豬圓環病毒與呼吸道感染。從黃浦江裏打撈出來的豬送去檢測,就查出攜帶豬圓環病毒,很多人認為是這種病毒導致豬大規模死亡。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焦源源]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