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菜市場玩style的背後:傳統和創意相融合

2016年03月09日 15:32:11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表現形態之一,傳統農貿市場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想迅速了解一座陌生城市,去傳統市場逛逛是一條捷徑。在這個帶著人情味、親和力和市井氣的地方,觀察當地的物産以及為三餐張羅的人們的生活形態,你可以辨識出當地標簽性的文化和生活。

  只是,在與現代連鎖超市的PK中,很多地方的傳統市場漸顯式微,這在臺灣也概莫能外。為了振興傳統市場,做好這一民生工程,臺北市政部門近年來推出多項舉措。在改善市場環境方面,臺北近年來投入資金將歷史悠久的南門市場重新裝修,注入現代元素,使人氣與買氣得以上揚。“既有大型超市的優良購物環境,又保有傳統市場的熱忱”,是當地相關部門追求的目標。

  在硬體升級後,臺北市政部門從2008年起開始舉辦“臺北傳統市場節”等活動,推出“逛市場是臺灣人的style”等理念,為傳統市場的生存發展進行創意包裝,增加民眾的了解和參與程度。如今年的市場節以“食尚”為主題,在比拼“天下第一攤”單元中推出“單品PK”和“新行銷大獎”,邀請民眾與美食專家擔任評審。希望通過比賽,使每個傳統市場都打造出幾個名牌産品、名牌攤位,以增強其吸引力。

  希望傳統市場留住阿公阿嬤們的同時,主辦單位還首創“市場形象館”來呈現木柵、光復、南門、水源、北投等市場的風貌;以“兒也愛市場”兒童繪畫比賽等活動,拉近新生代與傳統市場的距離;以“遇見好市”短片徵集活動與時尚融合,吸引年輕人入場;最火爆的節目還有臺北市議員的“鮮市場‘食尚’秀”,這些政治人士紛紛易裝,有的扮商家,有的扮顧客,演得有模有樣,讓民眾看得笑翻。

  菜市場開始玩style了,自然有助於更好地展示所在城市的標簽和過往;傳統文化和本土記憶以時尚和創意的形象出發,難道不有利於更好地存留那些濃濃的鄉土氣和人情味麼?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周劍]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