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陸客赴臺遊待改進提升 中南部獲利有望增多

2016年03月09日 15:40:07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八十年代初,臺灣民歌《阿里山的姑娘》在大陸廣為傳唱,歌中描繪的高山青、澗水藍的阿里山讓幾代人魂牽夢繞,到臺灣旅行更成為很多人的夢想。2008年7月18日,大陸居民赴臺遊正式啟動,到臺灣看阿里山的願望終於夢圓。截至2012年8月底,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已超過428萬人次,為臺灣帶來約新台幣2167億元的外匯收入;2011年6月底開放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截止目前赴臺個人遊人數已累積約19萬人次。面對如此迅猛的增長勢頭,兩岸的旅遊業者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龐大的旅遊客源為臺灣民眾帶來了豐厚的利益,擔憂的是臺灣有限的旅遊資源能否承擔越來越多的大陸游客。如何提升大陸赴臺遊的品質?改變北熱南冷局面,讓中南部更多獲利?在這次兩會上,相關話題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和熱議。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今年的兩會上特別參加了臺灣省代表團的討論,他回顧了兩岸旅遊業發展的幾個重要時期:2008年7月18號正式啟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兩岸旅遊進入雙向交流階段;2011年6月28日試點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目前總共開放了13個城市。另外,三批開放大陸31個省區市赴臺的團隊旅遊業務,組團社增加到216家。邵琪偉説:“兩岸旅遊雙向交流規模大幅度增長,2012年雙向交流達到792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團隊加個人遊達到了197萬人次,同比增長57.5%,這個增長太快了,臺灣方面事實求是講接待能力跟不上。臺灣方面非常重視,下了很大功夫,現在抓安全也像我們這樣層層抓。”

  臺旅會駐北京辦事處主任楊瑞宗在兩會期間接受了海峽之聲記者採訪,他也坦誠的表示,赴臺遊存在的問題值得好好檢討和改進。他説:“臺灣不管在硬體或軟體方面,如實的説,各地遊客到臺人數的增長,我們會檢討一些措施。比如説我們最近臺旅會出臺的一個‘優質行程’的措施,就是我們從行程的規劃,遊客的餐飲、住宿以及購物試點來保證我們陸客的團體遊能夠往優質型來發展,這是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

  邵琪偉表示,推動兩岸旅遊品質化發展,雙方用心、用力、用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如兩岸互設旅遊辦事處、建立兩岸旅遊交流合作機制、搭建多層次的旅遊交流合作平臺、共同出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團隊組接社合作合同要點》等。而大陸方面將要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對兩岸旅遊行業健康發展也意義重大。另外,特別針對大陸赴臺個人遊的問題,邵琪偉説,在提供便利化服務方面仍然有提升空間。“總的來説還處在試點階段,既然是試點階段,大陸赴臺個人遊還需要一個發展成熟的過程,給遊客提供便利化服務是有空間的。兩岸海旅會和臺旅會就這個問題進行過磋商,臺灣方面也不斷在改進,還有再改進的空間,兩岸也會繼續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為進一步促進兩岸旅遊業繁榮發展,更好地服務兩岸民眾,邵琪偉還建議逐步將兩岸旅遊産業化合作的課題提上日程。兩岸可以借助各自産業化發展的優勢,積極推動旅遊業與第一、二、三産業的合作,在鄉村旅遊、旅遊裝備製造業、航空、金融、保險、資訊、出版等領域,積極推進旅遊産業化合作。如果做得好,有一天大陸游客拿著一部手機就可以遊遍臺灣。邵琪偉説:“兩岸將來旅遊合作的發展在産業化方面空間比較大。我們為遊客提供便利服務有相當一部分就要依託資訊化,比如我們希望將來跟臺灣推一張旅遊卡,先推卡,逐步逐步地成熟,手機可以支付,訂房、訂餐,所以推得好就可以拿著一部手機到臺灣去旅遊了。”

  今年有關兩岸旅遊合作要進一步拓展臺灣中南部市場,讓中南部民眾獲利呼聲越來越大,記者注意到這樣這一份提案——《鼓勵和引導大陸游客赴臺灣中南部觀光旅遊》。這份提案是全國政協委員王二虎去年兩會時提交的,一年過去了,王二虎委員欣慰的看到,到中南部的航班和班次增加了,開放的城市也越來越多。他高興地説,我的提案得到了最有效的回復和落實。王二虎説:“我提出加大大陸游客到臺灣的中南部去,包括從旅遊景點參觀的設計、時間的安排,包括一些航線的安排,班次增加,這已經在落實了。”

  如何讓赴臺遊的成果真正惠及中南部的民眾?讓他們分享商機,得到好處?代表也紛紛建言。臺灣省代表團中唯一的高山族代表陳軍説:“更多的是要增加大陸居民對臺灣真正的了解,因為我們從小可能就是日月潭、阿里山,其實臺灣不僅僅是這些,它有很多更美更好的東西。同時,他不光是景點,他有人文、風俗、文化、傳統都非常豐富。第一個是宣傳,我們自己這邊的宣傳。第二個,是我們有一些可行的措施出臺,同時也要伴隨著一些政策的監管,引導和管理。”

  臺籍人大代表廖海鷹表示:希望中南部有關當局持更加開放務實的態度。他説:“因為臺灣南部的旅遊景點的宣傳,可能涉及到他們思維的一些限制。比如説北部,他很願意跟大陸溝通,所以大陸的群眾對北部了解的比較多一些,而南部因為他不來,所以了解的比較少。下一步我想只要是南部加大了宣傳力度,南部的當局能夠調整一下自己的思路,加強跟大陸方面的溝通,我想大陸的遊客在到臺灣去旅遊的時候,他會發現臺灣南部的美麗風光和純樸的民風,他也會願意到臺灣去的。大陸客到臺灣旅遊,北熱南冷的現象應該很快會得到改善。”

  楊瑞宗介紹説,其實北熱南冷的情況已經不明顯了。以大陸游客到臺灣住宿的比例來講,北中、南東已經從早期的7:3,現在往6:4的比例慢慢的均衡。08年剛開放的時候,主要的航空口岸是臺北桃園,所以早期是以北臺灣、或是到阿里山、日月潭,再加上環島遊作為一個主要的旅遊形態。臺灣北、中、南、東、離島五個分區都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相信豐富旅遊産品、穩步增加航點、提升航空運力,中南部旅遊觀光業有望增速發展、獲利更多。楊瑞宗説:“現在臺灣有8個航空口岸,北京的中青旅公司,從今年三月開始從北京到高雄航班,每天航班固定包60個機位。可見就是説一般大陸的居民、大陸的好朋友對我們南臺灣的景點又開始有所了解。最近隨著幾個熱門電影的推出,比如説早期的《海角七號》,還有最近的《少年派》,這幾個拍攝的場景,主要在南臺灣,比如説墾丁。隨著我們電影的熱賣,我們臺旅會北京辦事處我們宣導,我相信我們南臺灣的景點越來越熱門。”

  據相關學術機構預測,到2016年,兩岸雙向旅遊交流人數將達到1300萬人次,到2020年,雙向交流有望實現2000萬人次。而臺灣觀光的發展目標是,到2016年,大陸赴臺的人數達到1000萬人次。龐大的數據後面是龐大的市場規模、也是對兩岸業界更高的要求。展望未來,兩岸旅遊業發展面臨極大的機遇,前景美好。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