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生肖輪迴12年 臺媒看大陸經濟量變與質變

2016年03月09日 22:30: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農曆春節之後迎來的是一個蛇年。蛇年又稱“小龍年”,也滿有吉祥味。臺灣《工商時報》發表文章,以生肖輪迴的角度,看上個小龍年到現在,12年以來大陸經濟變遷的走勢,進而由此來觀測未來一年大陸經濟演變的態勢。

  文章分析,上一個蛇年是2001年,此年大陸經濟最大的事件,就是于年末加入了WTO(世界貿易組織)。從這時開始,大陸經濟和全球經濟正式接軌,且大陸市場也和世界世場正式合流了。大陸上中外廠商的經營,因而邁入“海內外全方位佈局”的時代。其中,出口廠商之擴大搶攻海外市場,表現尤其犀利,使大陸迅速成為“世界工廠”,眾多出口型臺商也在此一階段,賺到豐厚利潤。但大陸內銷市場也同步增長,只是勢頭不如出口之迅猛。

  總的來説,加入WTO,是大陸近12年來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WTO因素的推波助瀾,居然使內地迅速成為“出口第一大國”。這並不是當初大陸經濟發展規劃的重點目標,而多少帶有“歷史偶然”成分,也就是得之於諸多未料到的客觀因素之作用,包括國際商品市場買氣連旺多年、臺商在大陸的加工出口能力之大超乎想像等。

  於今看來,出口的高速擴張,對大陸是“兩面刃”。它一方面使大陸總體經濟增長彷如搭上順風車,但另方面,它卻使大陸經濟過多地依賴國際市場,也導致大陸的對外政策常因此陷於被動。還有,這些年來大陸出口部門的增長,相當依賴勞力密集加工出口品的生産,這有礙于大陸産業的轉型升級,也造成了勞動人口的過度流動,另且過度耗用了土地、能源、材料,及造成環境污染等。當然,出口在過去促進經濟增長的貢獻,仍是不可抹煞的。

  近年大陸已積極實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及“調整經濟結構”的政策。到了今年,一定會更加大力度來推動這項政策,以期儘早實現大陸經濟的脫胎換骨。因此,今年大陸總體經濟表現的樣態,除了會有過去已司空見慣的“量變(數量持續增加)”之外,更值得注目的新亮點應是“質變(經濟品質提升)”。

  所以,今年大陸經濟政策的方針,首先應該是,對有助於提升經濟品質的部門或項目,加以大力獎掖。合適的獎掖對象,譬如內需消費部門、科技創新及産業化部門、現代化農業部門,乃至於外貿部門中的高新産品進出口項目,以及房地産部門中的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項目等。這些都是大陸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柱,大陸應該不失時機地,儘早加以培植壯大。

  至於今年的總體經濟數量增長,只要維持一個合理的幅度即可。像GDP,今年增長目標若維持去年的7.5%,甚至些微下調,都不離譜。只要增長動能是來自産業的創新,或是消費內需的擴張,那就是健康和可持續的增長。果能如此增長,則大陸對於今年商品出口數量增長率,應該可以“順其自然”,畢竟這一項是取決於國際市場,強求太費力。更何況,它也不該再主導大陸經濟增長了。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何建峰]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