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孫:你來信與長詩英文信皆已接到,甚為欣喜。祖母病後右手尚不能握筆寫信,故未能作覆,但近日來,日有進步,勿念。你們在外國結婚,未能親臨主持為念,惟望你們能早成婚,回國相見為盼。特趁你母來美主持婚禮囑其帶此一函作賀,甚盼一切歡樂,為祝 祖父母示 民國五十八年十二月九日
蔣介石身體真正出現較嚴重惡化,是在一九七二年夏天,他住進了新落成的陽明山“中興賓館”,許多侍從人員都傳説這裡的風水不佳。某次,蔣介石在賓館走廊上散步,直喘大氣,才走了一小段路竟然走不動了。當時還沒準備輪椅,醫官只好拿來一張椅子,讓蔣介石扶著椅子走回臥室休息。鋻於蔣介石心臟毛病癒來愈惡化,由蔣經國及宋美齡授權,派遣榮民總醫院醫師盧光舜到美國延請華裔心臟科權威余南庚,到臺灣主持蔣介石的醫療小組任務。余南庚係江西人,解放前卒業于上海醫學院,接受庚子賠款獎學金資助,先後深造于英國熱帶病學院,研究學習傳染病學,後來又到康橋大學專攻心臟學,最後轉至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深造。余南庚之所以慨允赴臺,主持醫治垂危之蔣介石,據説與其曾在“中央訓練團”受訓,感念蔣介石有關。
七月二十二日,也就是他就任第五任“總統”後兩個月,蔣介石在中興賓館呈現昏迷狀態。
這裡還有一個關鍵性的插曲。早在蔣介石昏迷前一個月,榮民總醫院曾經為蔣介石作了一次全身健康檢查,陳耀翰醫師從儀器數據報告中,驚覺蔣介石的心臟擴大現象較前更加明顯,如果再不善加調養,恐怕發生不測。耿直的陳耀翰因而當面向蔣介石陳述病情,建議他應該即刻停止一切活動,休假半年。蔣介石聞言大感驚惶,回官邸即與宋美齡商議,宋美齡唯恐蔣介石一旦請假,豈不大權旁落,立即招來陳耀翰,嚴厲申斥他不該在蔣介石面前“危言聳聽”。宋美齡的態度明顯予人諱疾忌醫、權位遠比健康重要的錯覺。從此,醫官裏邊再也沒人敢開口要蔣介石休息,終至鑄成一個月後蔣介石之昏迷意外。
蔣介石這次昏迷病情嚴重,醫師不敢輕易移動他,只得將他留在中興賓館就地治療。一支由十二位榮民總醫院醫師為主力的醫療小組正式成立,並且在余南庚趕到臺灣後,由余南庚指揮醫療小組,于八月六日夜間九時四十分,趁蔣介石熟睡後,將他抬上一部進口全新救護車,沿途交通管制,禁止人車通行,以時速二十公里慢速度駕駛,將蔣介石送進臺北榮民總醫院“第六病房”。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