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媒檳城遊:當年南洋華商富豪的藏妾金屋

2016年03月10日 01:18: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臺灣今日新聞網刊出報道,介紹檳城風情。報道説,張弼士是南洋華商,清朝領事,同盟會資助者,中國葡萄酒之父,《紐約時報》譽其為中國的洛克斐勒。簡單説,他是個有錢人。8000萬兩身家,抵清朝一國全年稅賦,真正的富可敵國。

  張弼士有8個老婆(一説7個),分駐在雅加達、新加坡、香港、上海和檳榔嶼等地,為他看守家業。而七十幾歲才娶進門、最疼愛的七姨太,負責管理檳城這幢寶藍色的迷人豪宅,現在,你也能在古跡裏住上一晚。

  十幾歲離開家鄉,張弼士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時稱巴達維亞)打工,因為勤奮殷實,獲得賞識,娶了紙廠老闆的女兒為妻,少奮鬥三十年。但他並不滿足,利用手中資本,他結識當時殖民印度尼西亞的荷屬東印度政府,打通關節,逐漸邁向致富之路。

  他賣錫米、賣香料、賣煙酒、賣鴉片;他開辦墾殖、銀行、輪船、藥材公司;他熱心教育,捐款興學。他是清朝委任的領事,考察外埠商務大臣、光祿大夫,一品頂戴;他也鼓勵兒子加入同盟會,暗中資助革命。商人本色,誰也不得罪,所以他去世時,連英、荷殖民政府都降半旗哀悼。

  七姨太的地盤,眼下叫“張弼士故居”,它的藍,不靠油漆上色,用的是木藍(Indigofera tinctoria)、Indigofera arrecta兩種藍花植物的本色,在艷陽映照下,格外鮮明,當地人稱之為藍屋;屋外馬背與門廊上的彩色剪黏,則是用上無數只瓷碗破碎拼貼而成。

  剛進屋,彷彿張愛玲小説的場景映入眼簾,天井下的四方桌,也許正是哪日姨太太打雀牌、嚼舌根的天地?進口地磚、蘇格蘭建材、舶來品擺飾,處處是中西合璧的雕梁畫棟,不免讓人長嘆一聲:果然是富貴人家!

  但仔細瞧瞧,房子格局卻有些不大對勁,前低後高。導覽員説這叫風水,藍屋中心是高人指點的氣場所在;屋後無山可靠,所以用高起的屋後當山;通往二樓的樓梯設計28階,對廣東大埔生的張弼士來説,愛8(發)再正常不過了。

  藍屋共有38間房,其中16間開放遊客預訂住宿。現任屋主是位建築師,從1991年開始,將破敗的老屋翻修維護,1995年終於恢復往日光彩,用心與認真,在2000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獎肯定。

  張弼士為了保證家人都能住藍屋,特別立下遺囑,此屋得在最小的兒子死後才能易主。1989年,小兒子往生,藍屋立即出售,當年的大戶人家的後人守不住祖先産業,竟缺錢到如此地步!不過換個角度,百年前的首富之家,如今只要花上合理價錢,人人能住,“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歷史輪迴不就是如此嗎?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李迪]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