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攝影大師阮義忠:攝影讓我回過頭正視生活

2021年01月22日 17:19:5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我很幸運,後來被攝影所吸引,它讓我回過頭來正視生活。所以攝影是我工作、興趣的全部,除此以外也慢慢變成了我的理想和宗教。”被稱作“中國攝影教父”的臺灣攝影大師阮義忠8日在廣州表示。

  阮義忠1950年出生於臺灣宜蘭縣,三十年來先後出版了《人與土地》、《四季》等十本攝影集,曾於世界多國舉行個展,其撰寫的論著《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新銳》、《攝影美學七問》等被視為華人世界的攝影啟蒙書。

  當日下午,阮義忠在廣州方所舉辦了以“人與土地——我的過去與現在”為主題的講座。“人與土地”既是他成名攝影集的書名,也是他一直以來對攝影、對生活思考的根本。“以前我也是一個文藝青年,那時我讀了很多現代主義的書,覺得土地是落後的、低賤的,但那當然是錯誤的。”阮義忠説,是攝影讓他回過頭來正視生活。

  “拍照不是要拍現在正在發生的,因為那樣你永遠都會慢半拍。你要有一種期待,你會從時間的流逝,從人、事、物的組合看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我拍照不願打擾到事情原來的情況,但它總會按照我期望的發展。”阮義忠認為,攝影有時就像雙面鏡,既映出對象的影子,也照出攝影師的感受。

  據了解,阮義忠22歲任職《漢聲》雜誌英文版,開始攝影生涯。三十多年來,他跋山涉水,深入鄉土民間,尋找動人細節,拍攝了大量以百姓日常生活為題材的珍貴照片,他的作品也成了臺灣獨一無二的民間生活史冊。

  阮義忠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走遍臺灣的鄉村,用鏡頭去捕捉那些即將消逝的鄉土人情,他對臺北的感情卻是複雜的。“臺北是我生活的故鄉,但我拍臺北時正處於過渡期,當時我很嚮往田野,不喜歡臺北,帶著批判的角度去拍,甚至取名叫《臺北謠言》。”

  阮義忠説,自己現在很喜歡臺北,並重新找到了家的定義。“家就是把你的身心聚焦于同一時同一刻,此時此刻這個地方是最溫暖的,那就是家。”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李迪]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