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環保團體:臺8家超市賣場蔬果檢出殘留劇毒農藥

2016年03月10日 12:31: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綠色和平組織抽驗針對臺灣地區8家連鎖超市58項蔬果,發現11項蔬果違法使用農藥,有25項混合使用三種以上農藥,甚至部分使用歐盟已停用劇毒農藥。臺衛生主管部門指今年會擴大檢驗,將不合格食品在流入市面前擋下;臺“農委會防檢局”則表示,劇毒農藥在殘留容許量內仍屬安全範圍,民眾毋須恐慌。

  臺灣消基會秘書長陳義智則諷刺,臺灣的消費者就像被業者當成“金剛狼”,任人宰割還百毒不侵。賣場也表示,問題産品多已下架,但抽驗的農藥種類多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歐盟標準,島內並未禁用,希望當局明確訂出使用標準,不然很難要求供貨商遵循。

  “農委會防檢局長”許天來回應,有一些劇毒性農藥無可替代,但島內毒性標準與島外一致,現有24種劇毒類農藥只要在殘留容許量內仍屬安全,將逐年禁用。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去年12月在臺灣地區的頂好、松青、大潤發、家樂福、全聯、愛買等6家連瑣超市、賣場的8家門市,抽驗白菜、蘋果、草莓、蓮霧、韭菜等58項蔬果,委託獨立實驗室調查。檢驗發現有11項違規。其中,宜蘭家樂福販賣的韭菜,驗出使用會影響生殖系統的農藥“貝芬替”,含量2.7PPM,超標2.7倍。另花蓮愛買店的芥菜驗出得克利等10件,則被檢出不得用於該作物上的農藥。

  綠色和平指,此次驗出的36種農藥,有20種農藥為“農委會”公告劇毒、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第一與第二級劇毒農藥,部分具有生殖毒性。

  此外,也發現田間農藥“混搭”非常普遍,農藥混合使用3種以上即高達25件,恐産生“雞尾酒效應”,風險超過單一農藥中毒。以臺北頂好師大店的金棗驗出九種殘留農藥最多,另有臺中愛買西屯店的青江菜8種、花蓮愛買的蓮霧7種殘留農藥等。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梁認為,農作物生長過程本就不可能只用一種農藥,有驗出農藥殘留不見得一定對身體有危害,但一種蔬果檢出7、8種農藥殘留,“太誇張了一點!”

  臺“監察院”8日糾正“農委會”田間農藥殘留機制未能及時反應農藥檢驗結果,導致不合格蔬果流入市面。“防檢局”指出,由於農藥抽樣時間點近采收期,導致很多農作物沒辦法等到檢驗結果就上市;“農委會”將輔導大專院校增加檢驗單位以縮短抽驗時程,並提早採樣時間點。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李迪]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