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房地産因選舉現觀望情緒 樓市交易冷清清

2016年03月10日 12:56:43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在距離臺灣“大選”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臺灣樓市也出現因選舉不明朗而“退燒”的現象,其首先表現在近來看屋量大減。據臺灣房地産公會公佈的數據顯示,和9月、10月相比,臺北市11月、12月預約看房數量大減超過2成,而新北市也超過12%。考慮到選舉行情,擔心選後行情大跌,臺灣各大建商開工意願極低,10月、11月臺灣建築貸款急劇下降,有銀行業者統計,總量銳減9成。而看房人也開始紛紛縮手,臺北前兩月貸款額度只增加五六十億元(新台幣,下同),創下兩年來新低。臺灣樓市明確開始進入寒冬時節,而在冷清行情背後,專家和業者如何看待呢?

  業者:選舉 “觀望期”並不罕見

  據稱,臺灣樓市的這種“選舉行情”由來已久,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1月舉行的第七屆“立委”選舉,在投票前的2007年9月、10月、11月,當時的局勢不明朗,導致樓市的行情也很不好。

  高雄房産仲介王榆勝告訴導報記者,今年從9月份開始,買房人就開始進入“觀望”階段,“這個是慣例,因為臺灣房價還是在政府的主導中,一般來説,如果當權者繼續執政,房價的預期便會看漲”。按照王榆勝的分析,如果馬英九當選的話,臺灣房價將會繼續漲;如果蔡英文當選的話,房價可能會原地踏步。因為現在選情還不明朗,所以大部分的購房者都還在“觀望”。

  臺灣北部和南部的房價差別挺大,北部的房價相當於大陸一線城市的水準,南部以高雄為例,目前高雄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總價在500萬左右。不過,在王榆勝的觀察中,相對於北部來説,這幾個月來南部的成交量還是比較大的,“南部本來價格就不會很高,變動幅度也比較小,這幾個月以來都維持在這個價錢上”。

  至於房價僵局打破的時間點,王榆勝認為是在春節過後,“春節後,選舉已經結束,而且很多人都分到年終獎,臺灣樓市應該會在春節後明朗化”。

  房地産專家:至少還要下跌兩成

  一向以敢言著稱的臺灣著名房地産專家張金鶚表示,臺灣樓市冷清,除因全球經濟情勢不佳之外,藍綠陣營大打所謂“居住正義牌”也是主因。張金鶚昨日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直言,現在兩黨喊“居住正義”,都是在喊假的。目前,房價漲得太高了,太離譜了,在高位太久了,自然要下修。

  張金鶚大膽預言,未來一個月,臺灣房價一定是下行走勢,尤其是一些投資客密集、空屋率高的區域,且跌勢將持續一個時期。口袋不夠“飽滿”的“無殼蝸牛”或許可以再等等看。張金鶚具體分析,大臺北地區房市正逐漸回歸基本面,因所得成長速度遠低於房價飆升,大多數人都已買不起房,未來3-5年房價勢必走跌。按照張金鶚的測算,目前臺北房價有三成是“泡沫”,以此推論,房價跌兩三成也很合理。

  臺灣房屋不動産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煊給導報記者分析了最近的臺灣房屋交易量,以臺北市為例,現在臺北市單月房屋成交量在3300-3400件之間,而今年1月份,臺北市月成交量達到7000件,對比之下,成交量上出現了 “腰折”的狀況。在具體的房價上,在臺北市的大安區、信義區等精華地段,房價幾乎沒有降,而在臺北市的郊區之外則降了5%-10%,新北市的郊區降幅達到10%-15%之間。邱太煊分析道,臺灣的整體房價之所以出現小幅降低的情況,主要是出於三個原因:一是“奢侈稅”的上路,二是歐債危機的影響,還有就是因為臺灣選舉而産生的“觀望情緒”。(《海峽導報》 記者 張燕娟 楊思萍)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張真瑜]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