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報:臺灣失能人口遞增 須擴大“喘息服務”

2016年03月10日 14:0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3日發表社論説,為照顧家中失能親屬,常使家庭照顧者心力交瘁,長期下來真是疲累不堪,還可能引發憂鬱症,或造成自殺、殺害親人等悲劇。臺灣高齡、失能人口逐漸增加,對家庭照顧者實為難以負荷之重,“政府”應設法寬籌相關經費,並擴大喘息服務範圍,使肩負照顧親屬重任的民眾,能找回正常生活。

  文章摘編如下:

  為照顧家中失能親屬,常使家庭照顧者心力交瘁,長期下來真是疲累不堪,還可能引發憂鬱症,或造成自殺、殺害親人等悲劇。臺灣高齡、失能人口逐漸增加,對家庭照顧者實為難以負荷之重,“政府”應設法寬籌相關經費,並擴大喘息服務範圍,使肩負照顧親屬重任的民眾,能找回正常生活。

  去年12月間,一名八旬老翁不忍妻子長期受巴金森症之苦,行兇結束老伴生命,引發各界震驚。這並非單一社會案件,前年2月,一名媳婦無法承受長期照顧婆婆的壓力,一時衝動以枕頭將婆婆悶死;同年8月,曾發生“無業子毒殺中風親再自殺”案例。類似悲劇一再發生,顯示失能者的長期照顧,已使許多家庭面臨難解的困境。

  根據統計,臺灣65歲以上老人,約佔總人口的10.6%,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獨居或只有伴侶同住的失能老人約1萬人,這种家庭的女性家人尤其是失能者的配偶,往往要擔任最主要的照顧工作。

  一般勞工有“勞動基準法”保障,對於勞動條件、薪資、休假都有嚴格規範,但照顧家中失能者不但沒有薪水,還得全年無休,隨時要幫失能者上廁所、換尿布、喂食、洗澡,個中辛苦外人很難體會。除了體力負荷之外,家庭照顧者往往擔心照顧不週,出了什麼差錯,會引起其他家人或外界責備,因而長時間待在家裏,與外界缺乏互動,有些女性照顧者甚至犧牲自己的青春,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而言,都是一種折磨。

  日本是全世界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65歲以上老人約佔總人口的二成,幾乎是臺灣地區的兩倍。在日本,長期照顧家中失能者,因精疲力竭所導致的悲劇司空見慣,日本政府近年來加強老人照護服務,招募40歲以上的人加入服務陣容,除了支援老人服務,也協助家屬克服沮喪情緒,避免陷入照顧親人所形成的孤立狀況。

  照顧家中高齡失能者是一條艱辛的漫漫長路,這些家庭需要許多資源和關懷,才能繼續撐下去。臺灣“政府”也提供居家服務與喘息服務,居家服務提供受過訓練的照顧服務員,可到家中協助身體照顧或環境整理,依不同失能情況,每月有25至90小時服務時數可使用;喘息服務則為臨時性的照顧服務,分為機構式與居家式兩種,可供照顧者暫時放下重擔,保有自我生活的空間。

  臺灣“衛生署”自2008年起推出喘息服務,凡經評估為輕度、中度失能個案之家庭照顧者,每年最高可獲得14天;重度失能民眾之家庭照顧者,每年最高則可獲得21天喘息服務之補助。

  由於經費及照顧服務員人力有限,仍有許多家庭無法得到幫助,而且現行每年14到21天的喘息服務,換算下來,家庭照顧者每月只能休息9到14小時,社福團體認為嚴重不足,因此提出“週休一日喘息服務”訴求,要求喘息服務應增加至1年52天以上。“政府”應重視這項訴求,讓喘息服務更加完善。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李迪]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