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翻山越嶺 探訪台灣高山上的郵局

2016年03月10日 14:11:2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阿里山郵局是臺灣最高的郵局,古色古香的建築很有特色。

郵差張大哥(右)與“榮民”叢伯伯,在送信往來中,建立了深厚情誼。

  海拔超過910米的郵局,郵差送的都是些什麼信件?他們要如何翻山越嶺,報喜報憂。高山上的郵差,已不單是資訊傳遞者,陪老人家説説話、關心他們的生活,也許是更重要的任務。

  高山上氣溫低,郵局卻始終點著一盞溫暖的燈。

  梨山郵局

  武陵農場 串起“榮民”故事

  春末,我從花蓮搭乘客運上了梨山,抵達第一站梨山郵局。在梨山郵局認識了郵差張淵松大哥,有幸隨同張大哥前往過去曾是政府安置榮民(大陸去臺老兵)所在地的武陵農場送信,讓我得知了老榮民的故事。

  一位是我們前往收信、來自山東的叢伯伯。那年,他隨著軍隊遷移來臺並安置在武陵農場,但隨著農場被劃定為“國家公園”,被安置在此的榮民被迫搬遷;儘管政府給予金錢補助,叢伯伯不願意再次漂泊,便和幾位榮民留了下來。然而,他們沒有土地的使用權,賴以維生的只有微薄的補助金。張大哥告訴我,武陵農場如今只剩幾位榮民還居住在這裡,這些榮民大多是孤家寡人,也因此,他每天送信的同時,多半都會繞到每戶榮民伯伯的家中,和他們説説話、給予一些陪伴。

  提起榮民的處境,張大哥感觸很深。他説,他曾經在某天的送信途中,因為感覺到説不出的異樣,才發現一位榮民伯伯不知何時獨自在家中離世。熟悉的存在的消逝,讓人感到疼痛。從1949年到今天,又有多少類似的故事上演?而今,“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阿里山郵局

  在高山上 寫張明信片吧

  在旅行途中寫張明信片,不只可以和友人分享有趣的事物,還可以記錄自己當下的心情。在全臺灣最高的阿里山郵局,不時擠滿寄明信片的遊客,大多是外國人,他們歡喜地蓋上紀念章,細心地粘好郵票,將明信片交入郵局經理和郵差的手中。看著那一張張寫滿中文、日文、英文的明信片,我問郵差胡大哥:有沒有算過一天可以收多少張明信片?他利落地找錢、收件,一面大笑,哪有辦法認真數呀,要處理的郵件多著呢!

  霧社郵局

  住進部落 阿嬤噓寒問暖

  在霧社與萬大,接觸多的則是可愛的當地人。也許是因為生活在大山廣闊的懷抱裏,山裏人的心胸才如此敦厚;在此地,獨自旅行的我就這樣被當地人熱情地拉進家中住下,有漢人的家也有原住民的家,他們是這麼説的:認識了就是朋友。

  最難忘是在親愛部落,有著泰雅人深邃面孔的子茜好奇地追著我問城市的生活。還有一位老阿嬤,每天問我睡得暖不暖、有沒有吃飽,在我離去前緊握我的雙手留下了溫度。整趟旅行中累積了上千張相片,唯獨沒有親愛部落與阿嬤的,只因不想依賴相片,去記憶那些點滴在心的溫柔。

  我總覺得,因旅行而相遇的人,其實才是最美麗的風景,一個又一個的溫暖,讓人想到就想輕聲感謝天。我牢記著,也盤算著,也許可以在這涼涼的秋,寄張明信片問候他們。(陳姵穎 臺灣)

[責任編輯:王新妍]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