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北都會楓香黃 秋意正迷人(圖)

2016年03月10日 14:18: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北的秋天。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中秋過後,寶島天氣明顯涼了,臺北都會街頭的楓葉已見轉黃,並見大量秋葉飄落地面,正是賞楓的好時節。

  提到賞楓,人們多半往高山去,南投奧萬大、臺中的武陵和福壽山,都是楓名在外的賞紅葉景點。高山美麗楓景多半得等到11月中下旬,臺北都會區海拔雖低,只要秋冬氣溫降得夠低,日夜溫差夠大,都會賞楓倒也不是夢想。

  今年寶島天候,只能用一個“怪”字形容,冬春冷到三月間,炎夏倏忽降臨,秋天緊接著在中秋後到來,天氣也快速由熱轉涼。或許正是這樣的氣溫變化,使得原本一片綠意的臺北都會楓香行道樹,竟在十月初便見滿樹綠葉披上黃衫,乾淨的人行道也見落葉飄飄,為涼中猶熱的臺灣北部帶來些許秋的蕭瑟。

  美化臺北街頭的行道樹,不乏枝繁葉茂的楓香。這有著掌狀三裂葉片的紅葉植物,為金縷梅科落葉喬木,又稱“楓仔樹”、“楓樹”、“路路通”和“白膠香”,原産于臺灣及大陸南方,樹榦有縱裂溝紋,單葉互生,而且是雌雄同株異花,為臺灣中低海拔常見的紅葉樹種,都會區更常選植為行道樹。

  春夏季節葉片翠綠的楓香,就因樹脂芳香,才會贏得“楓香”之名。在臺灣諸多楓槭植物中,人們最愛葉片五裂的青楓,葉片三裂的楓香也很受歡迎。楓名在外的奧萬大楓林區,主角就是楓香,臺北近郊的滿月圓和臺東知本,也有楓香林。因為樹榦是種香菇的優良段木材料,臺灣早年廣植楓香,如今則以觀賞為主。

  臺北都會行道樹的楓香,隨著涼涼的秋風吹起,綠葉逐漸透出黃顏,十月初的颱風為北臺帶來豪大雨,黃葉打落不少,氣溫接續再降低,黃葉再現枝頭。其實臺北街頭的黃色景觀,不僅來自楓香,部分臺灣欒樹也見綠葉轉為金黃色。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