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直擊發生誤移植艾滋感染者器官事件的臺大醫院

2016年03月10日 14:32:0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龍頭醫院”不應發生的“陰陽”烏龍

  ——直擊發生誤移植艾滋病毒感染者器官事件的臺大醫院

  一個將艾滋病毒抗體“陽性”誤作“陰性”的烏龍電話,讓臺灣醫學界的“龍頭”臺灣大學附屬醫院陷入史上最嚴重的移植醫療事故泥淖。

  30日,新華社記者專程趕往臺大醫院採訪。創院于1895年的臺大醫院,被椰林婆娑的中山南路隔成東西兩部分。位於常德街1號的西址用於門診掛號,是一座造型優美的古典紅磚建築;後建立的東址住院部為中山南路7號。

  東西兩座大門處,前來看病問診的民眾依然絡繹不絕。“這幾天也有記者來這裡,大家都關心艾滋病毒感染者器官移植的事情。”臺大醫院義工謝忠雄説,不過這只是個“萬中無一”的意外,臺大醫院多年來在臺灣人心中打下了良好的口碑。

  邁進臺大醫院東院的大廳,聞不到刺鼻的消毒水味,倒是陣陣咖啡香氣沁人心脾。大廳的一邊,咖啡店和便利店比鄰而居;另一邊,悠揚的鋼琴聲和著歌聲輕輕傳來。倣真櫻花樹下,一位琴師自得地彈著鋼琴,二、三十名聽眾坐在面前,邊聽邊和唱。

  琴師面前的看板上,寫著“臺大醫院邀請您共同聆聽美妙的樂音”。時間為週一至週五的12點到1點,患者可以現場寫下紙條交給志工“點歌”。

  “這首歌叫淡水河邊,是不是很好聽?”一位白髮蒼蒼、坐著輪椅的阿嬤對記者説,臺大醫院的就醫環境很好,醫生護士平時都非常敬業可親,臺北市民有大病常會來臺大醫院,消息出來後大家都很吃驚。

  一位姓林的女士説,很可惜一點疏漏就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將心比心,被移植“艾滋器官”的患者家屬現在一定很痛苦。

  在臺大醫院的院史展館,記者看到了一連串移植醫學的赫赫成就:1992年首例小兒肝臟移植成功;1995年,臺灣首例胰臟移植成功;1997年完成臺灣首例年齡最小(1歲2個月)的心臟移植手術……2008年,成功完成無心換心手術。

  30日是臺灣衛生主管部門勒令臺大醫院遞交事故檢查報告的最後期限。或許是因為氣氛緊張,記者接觸到的醫師大都諱莫如深,紛紛推説“不是所在科室”“報紙上都有寫,院長已經説過話了”。記者致電公關室想通過其聯繫採訪進行事故相關心理輔導的志工,得到的也只是警惕的回復:“你不需要了解這些細節”。

  30日上午,臺大醫院院長陳明豐在醫院前面對眾多記者向民眾道歉。他痛心沉重地表示:“該負責就要負責。”

  “以醫療專業的態度表達對人類生命尊嚴的尊重。”臺大醫院東址大廳右側墻面有一面“倫理墻”,落成于2005年臺大醫院建成110週年時,上有時任臺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的手書。

  如今,臺大醫院仍奉行著“成為亞洲第一的大學醫院”的願景,只是在這樣的重大事故後,“百年老店”如何自省?“倫理墻”上的諄諄告誡,不知能否讓人停下腳步,從中找到答案。(記者李寒芳 李凱)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馮江]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