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塑化劑潛伏30年未被發現 暴露臺灣食品監管漏洞

2016年03月10日 15:02:54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6月6日,臺灣塑化劑事件涉及廠商已增加到278家,被列管的産品達到938項。

  島內輿論認為,事件已造成消費者對食品業、食品安全管制産生嚴重疑慮和信任危機。

  專家呼籲,建立更科學合理的食品檢測制度,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約千家餐飲企業受風波影響

  目前,臺灣塑化劑事件釀成的食品安全危機還在繼續蔓延,涉案企業和産品數量仍在增加。

  截至6月6日上午11時,來自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數字表明,涉入塑化劑風波的廠商已增加到278家,被列管的産品達到938項。一些問題食品曾出口至全世界五大洲至少16個國家和地區。

  臺灣餐飲業在塑化劑風波中遭受重創。由於老牌食品供應商開元公司曾從“染塑”的金果王公司進貨,導致大批下游客戶受到牽連,已知約千家餐飲企業受影響,其中包括圓山、福華等知名餐飲企業。

  對開元公司的後續追查發現,其從金果王進貨1.6萬多桶,銷往全臺約1100家餐廳、飲料店,目前已回收5800多桶。臺灣衛生部門已把該公司24個營業所以及1000多家的經銷商流向提供給各縣市衛生部門查辦。

  受到塑化劑牽連的知名飯店臺北圓山飯店第一時間發出緊急聲明稱,已終止與開元公司的合作關係;福華飯店則表示,已全面以鮮榨果汁替代濃縮原汁,避免“染塑”風險。

  烘焙糕餅業因“染塑”香精被捲入

  臺灣烘焙糕餅業也受到塑化劑波及。最新調查發現,“毒源”之一的昱伸香料公司曾將摻有塑化劑的香料銷往臺北市、臺中市供烘焙業者製作麵包。而臺中市有關機構調查發現,昱伸向下游公司供貨已至少5年,下游廠商達120多家且遍及全臺。

  目前,調查人員正加緊將疑遭摻塑的16種水果香精與果醬送驗,並逐一核對廠商名冊厘清問題産品流向。

  在臺中,昱伸公司遭污染的香精産品流入東甲公司,再轉賣給下游烘焙業者。臺中市衛生部門6月5日追查東甲公司香醬出貨的流向,公佈了5家廠商,6月6日再增加到7家。受影響的烘焙業者不但數量增加,且供應的範圍還擴大到臺中市、桃園縣、彰化縣、新竹縣、臺南市、雲林縣、臺北市及宜蘭縣等8縣市。

  臺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已經用掉的香醬多用在製作水果蛋糕上,以增加水果香氣,追查後尚無發現用於麵包製作上。

[責任編輯:馮江]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