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美媒:全球14座高風險核廠 臺灣4個全上榜

2016年03月10日 15:30: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的核電廠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福島核電廠?《華爾街日報》日前刊登一篇分析全球核電廠安全的調查報道,指全球有14座高風險的核電廠,其中臺灣營運和興建中的4座核電廠都上榜,核一和核二廠更被點名可能受地震和海嘯的雙重威脅;環保團體據此表示,臺灣人不要跟老天爺“賭運氣”,應該儘速以再生能源替代核能。

  對於這項報道,臺灣“原能會”認為,該報道未標示出斷層帶位置,“準確度讓人懷疑”;臺電則是回應,已委託學術單位重新調查核電廠附近斷層帶,預計2013年完成,屆時會對電廠作防震補強,且不排除加快調查腳步。

  《華爾街日報》21日使用世界核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提供的資料,以全球4百多個營運中的核反應爐的地理位置,以及1百個規劃完畢或正在興建中的核反應爐位置,加上美國地質調查所1999年的一份研究及“全球地震災害專案”與“瑞士地震研究所”所提供的相關資料,測定每個核電廠的地震風險。臺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昨天在一場研討會中引用該報道。

  報道指出,全球正在運作的核反應爐當中,有48個位於已知至少會發生中度地震活動的區域,其中包括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爐;有14個核電廠位於地震較活躍的區域,全都集中在日本及臺灣。其中有17座反應爐的地點距離海岸線不到1.6公里,包括臺灣核一、核二的4座反應爐,以及日本濱岡、美濱、文殊、敦賀和志賀等11座反應爐,面臨地震和海嘯雙重威脅。

  報道説,核電在臺灣引發爭議,因核一到核三廠全蓋在主要地震斷層帶上,興建中的核四則靠近人口密集的臺北市與新北市。報道也引述“原能會”和臺電説法,指島內核電廠的防震系數可抵擋規模7.0以上地震,並可防12到15公尺的海嘯。

  詹長權質疑,一旦北部發生核災,疏散距離若要達最安全的150公里,臺北人要一路撤到南投縣復興鄉以南;若南部核三有核災,高雄人要撤到臺南新營以北;他建議,核電廠存廢要先“停、看、聽”,“停”即核一、核二廠應如期除役,不要再延役,核四廠也先停止;再“看”日本怎麼做;並“聽”專家學者、居民及全民的聲音,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環保聯盟”前會長施信民表示,應該儘速以再生能源替代核能,譬如風力、水力、太陽能及生質能發電等都有很好發展的條件,但官方並未重視及發展這些自主性能源。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馮存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