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寫真:品味臺灣街頭“妙語”

2016年03月10日 15:39:38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在臺南鄉下一個名叫“漁民村”的小鎮上,街口僅有的一面巴士站牌除標記有站名外,還寫著這樣一句話:“做好事不能少我一個,做壞事不能多我一個。”警句一旁還畫有一朵蓮花。

  從臺北到臺南,從北投到花蓮,像這樣的街頭“妙語”在臺灣隨處可見,展現出臺灣活用語言文字、多元化的人文氣質。

  其中最為常見的當屬公益告示。參觀過臺南孔廟的遊客大都會記得門前一棵蒼鬱的古樹,而今這棵百年老樹已經奄奄一息,旁邊豎立的鐵牌上醒目地印著“大榕樹生病了”等幾行粗體黑字,提醒遊人不要越線踩踏。

  在臺北“國父紀念館”,二樓樓梯拐角處曾長期放著一塊周傑倫造型彩板,明星的襯衫上印著“做自己,我挺你”六個大字,走近細看原來是戒煙廣告。走在臺北街頭,時常能看到類似的環保和慈善廣告;就連臺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內的男士衛生間裏也寫著:“日行一善,超Easy;向前一步,利人又不損己。”

  在臺灣東部旅遊勝地花蓮縣,社團法人持修積善協會的廣告牌上寫著“心連心”、“互相疼”、“逗陣行”(方言意為走在一起)等三字經,並配以彩虹風景照,顯得格外醒目而又別出心裁。

  同樣常見的則是宗教箴言。無論是在臺北陽明山上,還是在北投溫泉度假村,甚或在花蓮太魯閣的懸崖峭壁旁,都可以“碰到”基督教、佛教、道教或原住民崇拜的教義訓言。

  高雄佛光山門外兩側寫的是:“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門內則是:“問一聲汝今哪去,望三思何日君再來。”臺中南天宮對聯為:“天上天下唯道集虛化生萬有,公是公非警惡揚善保育億民。”而臺北基督書店門外則常常看到《聖經》摘句或勸善之語。

  這些宗教“妙語”不僅被視為街頭一景,還引起不少民俗研究者的重視。記者近日在花蓮走訪時了解到,當地師範學院專家曾專門徵集宗教場所的匾額、對聯等,認為從中可以管窺本土與外來文化的激蕩發展,以及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臺灣文化的演變歷程。

  此外,在臺灣各地還不時能發現一些個性化的字幅,也往往耐人品味。記者在臺北一家小書店門口就曾看到這樣一句費解的話:“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於縮小自己。”書店老闆陳先生稱,他是在一本書上看到的這句話,覺得很受啟發,於是就抄寫下來與顧客分享。

  臺北計程車司機張先生則在車內操作臺上貼著“支援兒子主持公道”幾個字。他對記者説:“我兒子是個法官,我為他感到驕傲,所以也常常提醒自己支援兒子的事業。”

  中國人常説“文如其人”,這句話用來形容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地區也不為過,臺灣街頭的點滴“妙語”正是臺灣人文風貌的細微體現。走在街頭巷尾,一些遊客時常會忽然停下腳步,品味街頭巷尾的只言片語,感受其中蘊含或大膽或巧妙或幽默的韻味。(記者 符永康 董會峰)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吳斌]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