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新春見聞:親歷臺南家族“辦桌”

2016年03月11日 09:12:22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從臺北乘高鐵南下,疾馳一個半小時即到嘉義,然後轉乘大巴行約一個小時就到了臺南佳裏鎮一個數百人居住的村莊。沿著這條線路,記者近日隨臺灣資深律師許文彬一家參加臺南縣許氏宗親春節大聚會——當地人稱之為“辦桌”。

  只見現場席開近百桌,佔滿了許家宗祠前的一片空地,800多人各隨長輩入座,形式與大陸中原地區傳統的“流水席”頗為相似。親友舊鄰暢談著家長裏短、同窗舊事乃至宗親歷史,其樂融融。糯米點心、炒油飯、蘿蔔燉肉等一道道閩南風味的家常菜飄香陣陣,讓年屆六旬的許律師感嘆稱“想起來了媽媽的味道”。

  許律師的弟弟、新竹清華大學統計學副教授許文郁先生説:“我媽媽生了4個女兒之後才有了我哥哥,所以非常高興,當時家裏給全村人家送油飯慶賀。”

  午宴上更為熱鬧的是持續近兩個小時的抽獎活動,獎品從紅包、禮物到電視機、自行車、沙發、電子鍋等,五花八門。隨著主持者一次次喊出抽獎號碼,宴席中發出一陣陣掌聲與喝彩聲。

  許律師6歲的孫子抽中一台美發吹風機,另一位年齡相當的小朋友則哭笑不得地捧回一盒美容套裝,孩子們又喜又憂的“糾結”表情引得眾人笑得前俯後仰。

  這場家族大宴按習俗在農曆正月初三舉行,不僅許家長輩悉數到場,還有現任臺灣“教育部長”吳清基等知名鄉親出席,當地一位女議員亦“客串”主持抽獎。在眾人發言中,記者頻頻聽到一句古老的歇後語:“吃果子拜樹頭——飲水思源”,讓人印象深刻。

  2月的臺南已是溫暖如春,宴席上方搭有頂棚,恰好與許家宗祠相連接。宗祠內供奉著神明及許氏先祖,參加“辦桌”宴席的族人們陸續上前燃香祭拜,煙氣繚繞中瀰漫著濃濃鄉情。

  翻開《臺南縣佳裏興許姓(長興)族譜》,可以發現這一許姓支脈遷徙自福建泉州,其祖上于1661年即明末清初時期,追隨著名愛國將領鄭成功來臺攻打荷蘭人,平定安平、臺南等地後世居臺灣。

  按照族譜列序,許文彬律師目前是這個大家庭中輩分最高的族人之一,他告訴記者:“我有5個姐妹、一個弟弟,今天除了一位姐姐在洛杉磯沒有回來之外,其他都到齊了。”對此,他還化用古詩説:“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二姐。”

  2月5日當天,與許姓村莊相鄰的蘇姓人家也舉行了年度餐會,據悉有七八十桌宴席。當地人説,臺南普遍有著濃厚家庭傳統,有名望的家族大都會在新春“辦桌”。

  在臺灣南部,人們除參加動輒數百人的家族聚會外,還會舉行各種相似的家庭“圍爐”。家住臺南縣的甘記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寬然先生已經74歲,今年仍照例在大年初二到丈母娘家赴宴,“我自己有4個女兒,除其中一個女兒在美國外,其他三個女兒和女婿也都會來看我,那我就帶著他們一起去丈母娘家聚餐啦!”

  離開“佳裏鎮佳化裏”已是午後,透過車窗,記者不時看到片片水塘、茵茵草地以及青黝黝的蔬果園,當世界上許多地方仍處於寒冬之時,臺南已是春意盎然,家家暖陽。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責任編輯:王怡然]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