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媒:陳水扁一生充滿奇跡 淪落與錯誤書寫警惕

2016年03月11日 10:48:04  來源:中新網
字號:    

陳水扁曾經風光無限,如今成為階下囚。

連串奇跡把陳水扁推上權力最高峰。圖片來源:臺灣《新新聞》

  最新一期臺灣《新新聞》雜誌刊文稱,陳水扁的一生,是一趟“奇跡旅程”。每一個轉折,都不在旁人、甚至不在他自己的預期之中。每個轉折都不在旁人甚至不在自己預期之中。一直到做完“總統”,他都沒看清自己的慾望可能會帶來的危險;一直到判刑確定,他也還無法分清到底什麼是他可以合法、合理擁有的。一個“總統”的淪落與錯誤,如果不能讓這個社會有所警惕就太可惜了!

  原文摘編如下:

  陳水扁出身臺南鄉下“三級貧戶”,一路讀書考上臺大法律系,近乎奇跡,而且他竟然在大學沒畢業之前就考上律師特考,更是令人嘖嘖稱奇。

  這樣一個早慧的青年,開業當律師很快得到“紅丸商社”的信任委託,不算意外。意外的是,“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他竟然甘冒危險擔任辯護律師,實質上等於“棄法從政”了。之後以“美麗島辯護律師”的身份當選臺北市議員,正式加入了“黨外”的行列。

  接下來在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政治路途上,陳水扁又先後在臺南選舉中遭遇了使得吳淑珍半身不遂的拼裝車車禍以及“蓬萊島案”。這兩件事,也都不是他能預料得到的,然而這兩件事卻比當選臺南縣長更有助於他在“黨外”到民進黨內,地位的快速上升。

  環繞著陳水扁,有了同輩同志難以比拼的悲情。在辯護律師世代,他是唯一坐過政治牢的,而且他還差點喪失了妻子。這種悲情,在反對運動陣營中是最大且無可取代的政治資産。

  1994年,陳水扁在初選中擊敗謝長廷,參選第一次開放直選的臺北市長。不可否認,悲情,尤其是吳淑珍所代表的受難形象,在“謝下陳上”變化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一反眾人預期,正式選戰中,陳水扁卻轉而打出“快樂、希望”的口號,並成功坐上市長寶座,創造了另一項奇跡。

  1998年,陳水扁在競選市長連任時敗給了馬英九,幾乎在第一時間,他立刻開始佈局參選“總統”,又是靠驚人的意志力與不在他控制之下的局勢,2000年他當選“總統”,讓臺灣意外地提早完成了政黨輪替,這當然更是一項跌破眾人眼鏡的奇跡。

  然後2004年“大選”來了,國民黨早早進行“連宋合”的團結,看來似乎又要重演1998年臺北市長選舉的戲碼。居於劣勢,陳水扁使出全力,在投票前夕神奇地發生了“兩顆子彈”的事件,讓他在“大選”中以兩萬票的差距險勝。除了“奇跡”,還能如何稱呼這樣的轉折變化呢?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吳斌]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