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調查顯示:臺灣年長而無子女者 精神健康不及格

2016年03月11日 10:49:10  來源:
字號:    

  台灣網12月7日消息 據臺灣《醒報》報道,根據臺灣“精神健康基金會”今天公佈的針對臺灣民眾有無子女健康程度調查顯示,年長而沒有子女,精神健康得分為76.8分(及格分數為80分),明顯低於有子女的83.2分。

  據報道,在臺灣年輕人普遍對於生養小孩興趣缺乏之際,調查發現,大體來説,不管在哪個年齡層,擁有小孩的人,精神健康狀況比較良好。20-30歲、31-40歲、41-50歲、51歲以上“擁有小孩”的人,其精神健康得分,分別是86.7分、82.2分、83.5分、83.2分。

  至於“沒有小孩”的人,精神健康得分,按年齡層分別是83.5分、82.0分、80.0分、76.8分。呈現出一路下滑的狀況,到50歲後甚至跌破80,到了不及格的程度。

  調查顯示,無論有無子女,對於下一代的未來,持樂觀和不樂觀態度的臺灣民眾,分別為49.4%、41.5%。養育下一代覺得值得的民眾則高達79.3%,但是想生小孩的只有44%,不想生的佔50%。同時,認為生養小孩的壓力大的民眾有55.3%,覺得壓力不大的為40.8%。

  已婚但沒有子女的臺灣民眾,想要生育小孩的比例高達72.5%,而在35歲的為黃金交叉點,在此之前想生的比例均超過50%,之後則開始急速下降。

  針對沒有子女的夫妻有這麼高的比例想擁有小孩,臺灣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這反映出大環境對於生育後代來説,有相當的壓力,這些人並非都是一般想像中的丁克族(雙收入,沒有孩子)。

  “生小孩是很值得,但是不見行動,民眾普遍有言行不一的反應,壓力是主要關鍵。”臺大精神科教授胡海國呼籲,這雖然是全世界共同的現代化並發癥,但家庭是需要經營的,希望民眾能以1/3工作、1/3家庭、1/3成長的比例來規劃時間,重新評估生命的意義。

  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比較不想生小孩呢?調查發現,在年齡方面,26-30歲不想生小孩的比例最低,約44.6%,想生小孩的比例高達55.4%。過了35歲,不想生小孩的比例攀至57.6%,而到了40歲以後,則有超過高達72.2%的臺灣民眾表示不想生小孩了。(台灣網 馮江)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馮江]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