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日軍戰壕曝光 見證80年前臺灣少數民族抗日壯舉

2016年03月11日 11:24:32  來源:
字號:    

 

霧社事件80週年前夕,賽德克族長老踏查馬赫坡古戰場,找到日軍遺留戰壕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日本麥酒礦泉株式會社”酒瓶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台灣網10月19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霧社事件80週年前夕,臺灣南投仁愛鄉賽德克族(臺灣少數民族的一個族群)長老昨日(18日)回到古戰場踏查,在獵人指引下至馬赫坡古戰場尋根,找到當年日軍構築的安達山戰壕,併發現刻印“日本麥酒礦泉株式會社”的空酒瓶。霧社事件後,日軍清理戰場,強迫遺族遷至平地,戰壕遺跡很可能是當年霧社事件唯一完整保留的軍事遺跡。

  賽德克族文史傳承協會理事長沈明仁指出,安達山戰壕從未在媒體曝光,一方面因過了80年,早被荒煙蔓藤隱沒,道路難行、地點難尋,來回步行約需4小時。另方面最早發現的獵人把戰壕當成一般洞窟,未聯想到防禦工事。直到文史學者從獵人撿到的2隻迫擊炮彈彈殼追查,確定戰壕應是日軍構築。

  霧社事件期間,日軍視賽德克青壯年為“兇番”,以機槍、迫擊炮、軍機、毒氣彈大肆掃蕩,青壯人口大減,馬赫坡部落老弱婦孺被日本政府強迫搬遷至清流部落,孤立於其他社群,是段無比傷痛的史實。沈明仁認為,在情感層面上,很多族人不敢回想,因此除了獵人,很多老一輩的族人不知道有戰壕的存在;即使知道,也不願説、不願回想。

  昨日踏查過程中,在壕溝內撿到一隻玻璃酒瓶,樹根已長進瓶內,近瓶底處瓶身刻有“日本麥酒礦泉株式會社”文字。文史工作者程士毅表示,以此推敲,日軍當年規劃補給設施準備長期抗戰,從工事面積及規模、指揮所推測,戰壕約可容納一個加強營約500名軍士官。

  戰壕地理位置展望絕佳,機槍、迫擊炮可從置高點對著莫那魯道故居馬赫坡部落掃射,也是岩窟下山主要路途,讓藏在岩窟裏的賽德克勇士難以得到補給。沈明仁田野調查發現,當時鄰近馬赫坡的山頭幾乎被日軍攻佔,一旦有勇士在部落現身,隨即彈如雨下,勇士們被迫改打遊擊戰。

  程士毅指出,戰壕開挖深度可容成年男子站立瞄準,設計猶如迷宮般,士兵不須爬上地面,即能在壕溝內轉換戰鬥位置。但賽德克族的防禦工事習慣以石板搭墻,留槍眼窺視,安達山戰壕幾乎可確定為日軍所建,是日本人在臺灣山地殖民時期的重要軍事史跡。

  賽德克長老昨日在戰壕旁灑酒祭天地,並分豬肉象徵族群和解共用,還有長者唱起古調,哀悼霧社事件犧牲者。臺灣少數民族“立委”孔文吉跟著上山踏查,他表示,霧社事件80年,族群要邁向和解共榮,得先正視歷史、包容彼此。安達山戰壕在臺灣發展史的地位不能磨滅,將請臺當局“行政院文建會”整體規劃、現地保存,並設置解説軟體,讓後代從實體史跡中回顧歷史。(台灣網  孫金誠)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