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落難神像收容所折射臺灣賭博文化與信仰模式(組圖)

2016年03月11日 12:19:5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屏東潮州分局後院大榕樹下,有一間供奉“落難神明”的小廟,成為當地員警與百姓的信仰中心。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天德宮收容遭丟棄漂流至此的71尊神像。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台灣網8月18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北市基隆河畔三腳渡碼頭旁有一座神奇的小廟,因為當地易淹水,整座廟裝了可升降的電梯。這座名叫天德宮的小廟供奉了70幾座神像,大多是被毀容、丟棄的落難“神明”。而這一切,正反映了臺灣的賭博文化與信仰模式。

  上世紀80年代臺灣風靡“大家樂” 賭博,許多神明報號碼失準,慘遭賭客“淩遲”後丟入河裏,一路漂流到基隆河三腳渡碼頭,被當地漁民打撈救起。撈起的男神像往往斷手斷腳、女神像則多被被毀容,善良虔誠的漁民們不忍“神明”落難,於是盡力修復,供奉在附近的土地公廟天德宮內。

  “落難神明”收容所

  當地漁民不忍神像被如此對待,他們將受輕傷的神像送修,就算修復費用昂貴,每尊要價等同一部摩托車的價錢,他們也不以為苦。

  為了恭迎不斷涌入的“四方神明”,原本只供奉一尊土地公的小廟也不斷擴建,至今曆經11次改建。許多殘缺不全的神像集中擺放,每年農曆12月24日送神節,再用金紙堆砌成塔,燒一把火送他們上天。

  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秘書陳科宏説:“目前天德宮供奉的71尊神像,包括土地公、媽祖、觀音、關聖帝君及三太子,多數都是來自河面的‘落難神明’。”

  賭博催生臺灣“宗教革命”

  對於神像被毀的現象,臺中師大教授林茂賢曾表示,“‘大家樂’盛行造成臺灣的‘宗教革命’,有應公、百姓公、水流公、大墓公、大眾爺、姑娘廟等陰神,以及大樹公、石頭公、土地公等自然崇拜神,還有濟公、三太子等基層神明頓時成為主流信仰,賭徒為了贏錢無所不用其極地威脅利誘神明,扭曲了宗教信仰撫慰人心、勸善教化的原始功能。”

  警察收留“神明

  三腳渡因為特殊地理位置,讓“落難神明”集體安棲,屏東潮州則有一間落難神明廟竟然就蓋在警局停車場上,還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潮州警分局總務葉志成回憶:“6年前,有位農民送來裝有5尊神像的紙箱,聲稱是在水果集貨場拾獲,當時神像外觀明顯有香火熏黑的情形,應該曾受人供奉,因此分析是彩迷求取號碼未果,惡意棄置。”

  警方依程式公告6個月都沒有人出面認領,卻常吸引信徒到暫置神像的辦公室上香,同仁經過也會順手膜拜,搞得警局內煙霧瀰漫,不過説也奇怪,當年破案率因此不斷攀升。

  公告期滿後,警局同仁提議募款自行建廟安置,而且就蓋在分局後方的停車場上。加上日前撿到的一尊神像,目前共有三山國王、土地公、中壇元帥、濟公及兩尊關公。每年中元節及農曆春節,潮州分局會在廟前舉辦普渡敬神活動,轄區員警都會到場祭拜,場面相當壯觀。

  警察局設神明輪值臺

  有趣的是,潮州警分局前任分局長張仁勇模倣派出所值勤模式,在神像前設有“神明輪值臺”,當天由哪尊神明值班,全靠警察來排班。(台灣網 陳佳慧)

  天德宮收容遭丟棄漂流至此的71尊神像,因地處河畔屢受淹水之苦,當地居民集資打造全臺唯一可升降的土地公廟。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天德宮前身被視為違章,居民為了躲避公務人員拆除,一度改建為可移動的廟宇,查報人員一來就扛著廟跑。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陳佳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