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史上最強沙塵天氣襲臺 今日中午有望緩和(圖)

2016年03月11日 13:30:12  來源:
字號:    

  21日沙塵天氣造成空氣渾濁,能見度嚴重下降,圖為風沙瀰漫臺北士林地區。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台灣網3月22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3月21日早晨開始,臺灣北部大部分地區遭遇有史以來最強烈沙塵天氣侵擾,給民眾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有關部門預計今日(22日)中午前後,沙塵天氣影響有望結束。有臺灣網友笑説:“(黃沙彌天)站一天下來,會不會變成兵馬俑啊?”

  臺北101大樓籠罩在沙塵之中,家長為小朋友戴上口罩。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最強沙塵天氣襲臺 空氣污染嚴重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環保署”資料顯示,全臺監測站有超過三成顯示空氣品質達到“有害”程度,臺北士林監測站的懸浮微粒濃度更是正常值的34倍,創歷史新高。“環保署”預估這波沙塵影響到今天中午以後才能緩和。

  沙塵伴隨冷空氣由大陸南下,昨天清晨開始影響臺灣。到昨天傍晚為止,全臺76個空氣品質監測站中,就有25個站的每立方米懸浮微粒濃度超過1000微克,打破有史以來紀錄。一般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的參考值是50。臺北士林監測站在昨天中午12點測到懸浮微粒濃度為1724微克,也寫下外來沙塵懸浮微粒濃度新高。

  臺當局“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朱雨其表示,這波沙塵持續的時間長,到昨天晚間北部地區沙塵濃度下降緩慢,南部地區濃度又開始上升,加上沒有降雨可以減少空氣中的沙塵,導致臺灣受影響的程度大,預計到今天中午以後才會減緩。

  臺東“沙城”民眾見怪不怪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昨天臺東市從上午八點多能見度就逐漸降低,平常臺東能見度達15公里,到中午降至4、5公里;懸浮微粒值從早上的每立方米35微克,一路飆到下午三點的每立方米177微克。

  臺東素有“沙城”之稱,每年東北季風一吹,卑南溪沙塵暴揚起,沿岸鄉鎮莫不遭沙土侵襲,居民苦不堪言。

  此前卑南溪風飛沙最嚴重時期,臺東市空氣懸浮微粒指數高達每立方米2000微克。臺東市南王部落的林姓早餐店老闆説,當時擦完桌子不到三分鐘,又是一層灰,超恐怖,“這次沙塵程度根本不及當時五分之一。”

  沙塵襲臺 危害民眾生活

  受大範圍沙塵天氣影響,因眼睛不適或呼吸系統疾病就診的患者較平時明顯增多。

  在臺中縣海線地區清水、沙鹿監測站,昨天上午十點以後測得的空氣污染急劇升高。民眾抱怨衣服越曬越臟,站在高處遠望,好像蒙上“黃色的霧”。

  洗車店拜沙塵暴之賜,生意不斷到府。桃園市加油站附設自動洗車、路邊“自助”洗車全客滿;宜蘭加油站遊姓工作人員也説,生意比平常成長三倍,“有些加油站洗車的比加油的還多”。

  臺北桃園機場仍可起降飛機,但馬祖機場因能見度過低,暫時關閉,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專家:全球暖化或減少沙塵天氣

  臺灣“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表示,由於資料少,無法研判沙塵影響臺灣程度是逐年增加還是減少;但整體來説,亞歐大陸東部的沙塵暴次數逐年減少。

  據報道,劉紹臣受訪表示,沙塵暴每年至少影響臺灣一次,集中在3、4月份,受東北季風影響所致。

  劉紹臣説,臺灣此次感受到強烈的沙塵暴是少見的。不過,由於臺灣在1993年後才有沙塵暴的監測資料,資料不夠充足,趨勢不容易判斷,所以無法斷定沙塵暴影響究竟是逐年增加或是逐年減緩。

  劉紹臣解釋,沙漠化配合東北季風是沙塵暴形成條件。受全球暖化影響,蒙古高壓減弱,東北季風減弱,因此,大陸地區沙塵暴次數與程度趨勢是減緩的。(台灣網 張辰劍)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張辰劍]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