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島發“低燒” 近百年年均氣溫上升0.8度(圖)

2016年03月11日 15:17:08  來源:
字號:    

  臺灣島百年來平均溫度上升0.8度。圖為福壽山農場的鴛鴦湖,10月時湖底竟然出現龜裂。(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12月30日消息 臺灣氣象部門發佈近百年臺灣島的氣候變化報告顯示,“臺灣島在發燒”,而且越來越熱。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全島近百年來的平均溫度上升0.8度(攝氏度,下同),基隆、臺北、臺中、臺南、高雄5個大都會區,更是因為熱島效應增溫1.4度,海面溫度和島上氣溫有同步上升的趨勢,近30年來的海溫,甚至飆得比氣溫更快。

  臺“氣象局”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程家平表示,“氣象局”統計1897年到2008年全島25個測站資料,發現近百年全島平均氣溫上升0.8度,略高於全球平均0.7度。若比較今昔都會區在入夜、清晨的最低溫度,可以發現夜間最低氣溫平均增加2.1度,他指出,夜晚升溫現象大於白天,代表臺灣越來越熱。

  至於臺灣島附近海域的海水錶面溫度則和島上氣溫一樣越來越高。臺灣北部海面溫度平均上升1.1度,南部海域平均上升0.9度。臺“氣象局”科技研究中心技正蕭長庚分析,近30年來海面溫度增加有變快的趨勢,雖然近10年來略有下降跡象,但若由長期趨勢看來,還是呈“階梯狀”上升。

  在降雨量方面,程家平指出,近年來北部平地降雨增加,尤其以秋季最多。南部、山區則稍減。各地降雨時數都變短,但降雨量沒有明顯減少,代表下大雨的時候變多了。臺“氣象局”提出近百年來累積降雨量大於30毫米的天數來分析,大都支援這項論點,顯示氣候暖化的情形確可能造成極端天氣。

  雖然全島增溫,越來越熱,但是統計資料所顯示出的詭異現象確是,近10年全島平均日照時數卻比20世紀初每年減少約200小時,“氣象局”推測可能因為空氣污染讓懸浮顆粒物增加,反而遮住部分陽光。(王賽賽)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王賽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