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熊貓畫展”登堂入室 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

2016年03月13日 00:15:4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一個以大熊貓為主題的水墨畫展,8月12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載之軒開幕。圖為畫展主人、臺灣知名畫家高資敏在現場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介紹其最能喻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畫作《夢蝶》。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中新社臺北八月十二日電 題:“熊貓畫展”登堂入室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曾嘉

  一個以大熊貓為主題的水墨畫展,十二日在此間臺北“國父紀念館”載之軒開幕。畫作中那一隻只憨態可掬、充滿情趣的大熊貓,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其中不乏島內知名人士。

  “我的作品中沒有臺灣民眾盼望的‘團團’、‘圓圓’,但從所傳達的自然、和諧、和平理念來看,每件作品的主角都堪稱‘團團’、‘圓圓’!”

  畫展主人、和平與藝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高資敏在現場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邂逅

  自稱“非職業畫家”的高資敏,人生閱覽很特別,曾當過和尚、華盛頓大學教授、美國白宮顧問醫生、臺灣“立法委員”、中國時報總主筆。他不是島內畫大熊貓的第一人,卻執著創作數十載、有關大熊貓的畫作最多。

  談及與大熊貓邂逅的機緣,高資敏侃侃而談:“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歷史性訪華之後,兩隻大熊貓‘興興’、‘玲玲’作為友誼的使者,搭乘飛機赴美並定居華盛頓動物園。時任白宮醫務官的我特意去動物園看,嘆為驚艷,一下子喜歡上了它,自此以熊貓為對象作畫,一發而不可收。”

  有研究稱,林玉山是島內最早畫大熊貓的。“林玉山與家父是好朋友,我小時候臨摹他送給家父的畫,雖沒有拜他為師,也未見到他的熊貓作品,但他應該算作我的第一個老師。”

  理念

  高資敏先生説,主畫熊貓,是因為它個頭大,溫柔婉約、親切可愛,最能代表中國人;一般像它這麼大的動物,如老虎、獅子,都兇巴巴的,人都不能靠近。“我覺得,中國要崛起、民族要振興,一定會有很多人嫉妒,用歷經三百萬年而生存下來的熊貓作為和平符號,比龍更易為西方所接受。”

  記者注意到,也許是年少時當過和尚之故,高資敏的熊貓畫作,除了表現恬靜自然,更融入了些許“禪”味,傳達的是愛與和平,講求的是意境。如畫作《竹林七賢》、《一輪明月照古今》、《悠遊》、《飲馬長河》等。

  高資敏説:“其實,我的畫作最大特點是非職業的自由,李敖大師説我的畫富有想像力。”

  特別的是,高資敏為展出的每幅畫“引經據典”,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句作注解。如作品《友於》,旁邊引用的是林青霞所贈一本書上的文字:“物質的東西永遠無法取代愛,或是溫柔,或是親切,或是同胞手足之感。”

  高資敏還援引一位朋友的看法稱,眾作品中,《夢蝶》最能表現兩岸關係。畫中,一隻熊貓于綠色大地側臥而睡,身邊彩蝶翩翩飛舞。高資敏説:“大地代表和平,熊貓代表大陸,臺灣蝴蝶最多。熊貓睡覺時很小心,就怕醒來時壓到蝴蝶;蝴蝶也不要找事,飛近熊貓的耳邊吵鬧。”

  登陸

  高資敏表示,這次在臺北的畫展為期六天,之後將移師上海舉行。“赴大陸舉辦個人畫展,是我多年的心願。除了上海,我還希望去廈門、北京等地,讓熊貓畫展登堂入室,作更多交流。”

  採訪結束時,高資敏送給記者兩幅複製畫,一為巧妙糅合英文Peace(和平)、Art(藝術)的《Panda》,一為前文提及的《夢蝶》。(完)

[責任編輯:楊雲濤]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