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知名劇作家解讀島內五代人 寫成劇本演出

2016年03月12日 22:03:36  來源:
字號:    

  中新網5月28日電 臺灣大學戲劇系教授也是劇作家的紀蔚然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島內的現代年輕人“自戀到無以復加”。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紀蔚然説的“年輕人”是指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他説,每個年代的人都有個人主義,但觀察這些年輕人,讓他見識到新的個人主義。

  為深刻寫出不同世代男女的友誼、情愛、金錢與權力欲,紀蔚然常用四種方法觀察眾生:每天花半小時拿搖控器亂按電視頻道,看螢幕裏的人如何面對鏡頭;每天花半小時翻閱各大報紙標題;走在路上盯著來往行人瞧;泡咖啡廳偷聽別人講話。

  他説,像他這種五十年代男人,雖有個人色彩但還會想到社會群體的存在,“很想吃、但會假裝客氣”。會如此做作是因為腦袋裏殘留封建八股思想,經過一段時間才嘗到甜頭,所以不敢表白心裏想要的。

  至於六十年代的男人,在紀蔚然眼中像個“暴發戶”,想做什麼就去做,因為甜頭來得快,所以腐敗也快,“很會利用群體達到個人私欲”。這些人因為長期跟電腦相處,受部落格、動漫、自拍、自殺等等影響,“不論成功與否較無意識到社會存在”。像電子新貴,會想個人福祉卻不太想整體社會。

  紀蔚然説,六十年代的人被世界知道的方式很戲劇性,“他們很會表演自己,把自己當男女主角演”,巴不得全世界都在看他們,不論好事壞事,都理直氣壯發聲;擅對鏡頭説話,不在乎內容膚淺。

  在四種觀察眾生的方法中,紀蔚然認為“偷聽”收穫最大。最勁爆的一次經驗是有位美女一邊説話,一邊旁若無人地手拿香煙頭敲打桌面,經他心算後,算出她很用力很有節奏的連敲二十三次,“這麼年輕卻這麼焦慮。”

  紀蔚然曾將這些觀察寫成劇本演出,例如一九九七年的《夜夜夜麻》,就是寫五十年代男人的頹廢喪志、憤世嫉俗。因為劇中人口無遮欄,以致該劇推出時轟動一時,被封上“史上髒話密度最高”的舞臺劇。接下來二00三年的《驚異派對-夜夜夜麻二》,寫六十年代男人的權力慾望與沈淪。

  而今紀蔚然再把他對七十年代生人因何與社會重度疏離的觀察,寫成《夜夜夜麻三-倒數計時》,這也是“夜麻”系列完結篇。“夜麻一、二”兩齣作品並將於六月七日至十日同一檔期連演,“夜麻三”也將於十一月首演。

  紀蔚然當教授又組劇團,每天跟學生混在一起,不乏繼續觀察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生人的機會。這麼快就推出完結篇,會不會太早了點?他笑説,自己太老了,分不出八九十年代生人的區隔,更甭説那不去碰就自動融化的九十年代“冰塊族”。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