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最大書店:誠品信義店打造閱讀生活博物館

2016年03月13日 19:47:27  來源:
字號:    

誠品敦南店(資料圖片)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十七日電 題 臺北寫真:誠品信義店--打造一座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耿軍

  十二月十七日,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十一號統一國際大廈的“誠品信義店”,迎來了開業後的第一個週末,許多臺北市民舉家前來這家全臺灣最大的書店,體味“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是何味道。

  “誠品”一名源自古希臘文eslite,意指精英。一九八九年三月,出生於臺南縣將軍鄉的吳清友,創辦了臺灣第一家一反傳統書店的沉悶、單調,而以沉穩、優雅、溫馨的色系,具有歐洲圖書館風格的精緻的購書環境為特色的誠品書店,臺灣文化人為有如此高格調的書店問世而驚喜不已。

  一九九九年,誠品敦南總店將營業時間開放為二十四小時,這項在亞洲首創的舉措與高雅的購書環境,使其被外來遊客視為臺灣的文化景點。作家龍應臺曾説:“臺北的誠品書店在廣大的華人眼中,是一個主要的臺北文化地標。”

  喜歡挑戰的吳清友耗資七億元新台幣,開辦誠品第四十六家店——“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由統一國際大廈地下二樓到六樓所構成的這家書店,佔地七千五百坪。他説:“我要打造一座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使這裡成為臺灣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

  這是集圖書、服裝、時尚、生活、美食為一體複合式經營的文化企業。記者看到,地下一樓則以流行設計、時尚精品商鋪為主;地下二樓有休閒服飾産品和美食區;五樓是兒童區,設有兒童書店、兒童休閒區、“兒童探索博物館”和模擬牙醫診所,孩子們可以在此駕駛挖掘機、扮演牙醫。六樓為主題餐廳與文化沙龍。過幾天,麥田出版將邀請作家楊照在這裡主講《“説話衝動”與當代中國小説》,蔡依

  林將辦新書籤名會、音樂人楊錦聰授課、詩人管管朗誦表演。

  二至五樓為書店,佔地逾萬平方米,比營業面積一千六百五十三平方米的敦南店,大出太多。店內區分成五十八個不同館區,每一獨立區域,都使讀者感覺走進一家專業圖書館。出售的書籍有三十萬種,五百萬冊。

  記者來到二樓。迎面是《關於臺北》的醒目書板,擺放的是臺北市府出版的各種介紹臺北市的讀物。書店內空間寬闊,木質地板和幽靜溫暖的光線給人以溫馨感。書架旁放有“戴爾”電腦,點擊滑鼠可以查詢書店內各類書籍的分佈。七十多臺數字電視散佈店內。供購書和閱讀者用的椅子是該店的一大特色,不同顏色和造型的椅子多達一百餘種。有些椅子是設計師陳瑞憲親赴巴黎跳蚤市場挑選回來的。

  新書平臺可容納一千二百種新書,這是目前敦南店平臺的三倍。書籍的分類貼近現實生活。經濟類新書區,辟有“創業”書架,出售《小吃賺大錢》。社會類新書設有“勵志”書架,從《讓心中每天開花》、《聽生命唱歌》的書名就令人舒心。在經濟不景的時候,如此佈置,折射出主人的人文情懷。為適應自幼看漫畫長大的一代讀者,各種漫畫書擺滿了十二個大書架。

  食譜書區設有大型廚臺,可以現場製作美食,還要邀請五星級飯店的主廚前來示範,在此處選書、閱讀,真是“津津有味”。設計師陳瑞憲在推理書區,還採用大量鏡面,營造出層層幻影和迷宮般的趣味。藝術書區的桌椅造型充滿藝術氣息,並打上蘋果光。

  三樓設有近五百平米的“簡體館”,專門出售選自大陸的圖書。書架的醒目位置擺放木牌,上寫:“簡體書新台幣售價為人民幣定價乘以五”。書店與北京新華書店、廈門曉楓書屋合作,以兩岸閱讀零時差為目標,從接單到圖書抵臺,可于一個星期內完成。

  記者看到,文學類書籍,既有聞一多的《紅燭》,也有王蒙的《尷尬風流》;有線裝的《四書》,也有譯林、華夏、人民文學多家出版社出版的《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政治類新書有《毛澤東與蔣介石》、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金春明教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傳播類圖書有清華大學李希光所著《轉型中的新聞學》,還有原中新社記者、現在中國傳媒大學任教的鄧炘炘所著的《網路新聞編輯》。

  信義旗艦店經理羅玫玲告訴記者,書店明年營業額要達到三十億元新台幣,三年後達到四十億元。有人則對誠品信義旗艦店能否盈利有所疑慮。

  記者在文學書區看到一塊黑底白字的畫板,抄錄有楊澤《詩人》中的詞句:“莫要嘆息,詩人,請用你滾燙的淚濕潤這世界乾枯冷漠底眼”。“誠品”,用自己的精進溫馨滋潤了臺灣的讀者群;臺灣,是否有足夠的讀者群滋潤“誠品”?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