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要聞

絲竹聲聲寶島情:江蘇無錫市中華民樂演奏會赴臺演出

2018年06月21日 13:22: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6月21日無錫訊 為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藝術交流,讓臺灣民眾了解中華民樂,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共創社會和諧。6月20日下午,臺灣高雄市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舉辦了一場“絲竹聲聲寶島情”──中華民樂演奏會。 

  這次演奏會由江蘇省無錫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協辦,無錫市文化發展集團近20名藝術家登臺獻演。 

  絲竹樂,顧名思義是由絲竹樂器和竹管樂器演奏的音樂形式,最古老的絲竹演奏是琴瑟和簫管的合奏,常用來歌唱和舞蹈伴奏,後來發展為獨立的表演形式,也用於宴會演奏。江南絲竹就是發展到近現代的絲竹樂的一種,廣為流行于江蘇、浙江、上海一帶經濟文化發達地區,以小、輕、細、雅而名,充分體現了江南地方文化。她得天獨厚,豐富多彩,具有秀雅、委婉、明快、圓潤、舒緩、抒情、優美等個性特色,因而廣泛受人喜歡。 

  演奏會開始前,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致辭,表達了對無錫代表團的熱忱歡迎。 

  一曲民樂合奏《花好月圓》拉開了演奏會的序幕,典雅的古典氣息伴隨著絲竹琴韻的婉轉淡淡氤氳。無錫是知名的二胡之鄉。借二根琴弦,傳千古佳音,一曲《二泉映月》又將大家帶入江南名勝“寄暢園”。梁山伯與祝英臺為愛殉情、雙雙化蝶的故事是民間的經典傳説,小提琴、二胡與舞蹈 《梁祝》將古典與西洋配合抒情的肢體語言,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梅花三弄》、《送我一支玫瑰花》、《評彈韻》、《姑蘇行》、《卷珠簾》、《茉莉情懷》等一曲曲民樂在琵琶、竹笛、古箏等樂器的演奏下,讓大家感受到了民樂的委婉、抒情、優美的獨特魅力。一首《太湖美》將煙波浩渺的太湖如隱如現地展現在大家眼前,隨後的《阿里山新歌》又把大家的思緒從江南帶回了寶島,讓兩岸的山與水在絲竹聲裏交相輝映。最後,演奏會在民樂合奏《光明行》的音樂聲中圓滿落下帷幕。 

  現場的表演一次次博得臺下觀眾的熱烈掌聲,一位前來觀看演出的女士表示,悠揚的絲竹聲讓人陶醉,感謝無錫的藝術家和演員們帶來如此精彩的演出。 

  這是無錫藝術家們首次走進臺灣舉辦民樂演奏會,同時也是此次江蘇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中華民樂演奏會的首場演出。隨後,演出團隊還將赴臺東、新北、臺北演出。 

  近年來,兩岸民間交流持續發展,人員往來密切,無錫與臺灣各地在文化、體育、宗教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深化,促進同胞往來,增進“兩岸一家親”。無錫與佛光山淵源殊勝,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的祖庭在無錫所轄的宜興大覺寺,每年5月份都會在大覺寺舉辦素食博覽會。(台灣網、無錫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陳從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