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學者:蔡英文對兩岸沒有“新論述”也沒有“新模式”

2017年10月11日 07:44: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學者:蔡英文對兩岸沒有"新論述" 也沒有"新模式"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台灣網10月11日訊  島內2017年“雙十慶典”于10日上午9時登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致詞時向大陸重申“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老路,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呼籲尋求兩岸“新模式”。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世新大學口語傳播係教授遊梓翔表示,蔡英文對兩岸其實沒有“新論述”,也沒有“新模式”,但兩岸關係無解不會帶來更好的臺灣,“又或許‘更壞的兩岸’就是你們眼中‘更好的臺灣’吧”。

  遊梓翔提到,蔡英文演講中重提的“4不”和去年一模一樣,但一年中其實發生了很多事,最近就有“行政院長”賴清德的“臺獨”論、刪文言文“去中國”,還有“抹紅”促進交流的政治人物,這些和先前的許多案例,都讓“4不”聽來很空。很多事並沒有“維持現狀”,只有蔡英文的講稿一直“維持現狀”。

臺學者:蔡英文對兩岸沒有"新論述" 也沒有"新模式"

  遊梓翔(圖片來源:遊梓翔微博)

  遊梓翔認為,在大陸政經軍事實力不斷增強、兩岸差距不斷擴大的“新情勢”下,面對臺灣該怎麼做的“新答卷”,執政黨的答案卻只有“不”——不不不不不不不。問題是,光靠“不”是無法化解兩岸難題的。

  遊梓翔指出,兩岸關係需要“是”。而這個“是”可以是過去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可以是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可以是對中華文化的珍視和維護。可能性很多,而且愈多愈好。但如果“新論述”不從“是”來下手,只是不斷説“不”,難題依舊無解。

  而兩岸關係無解會帶來“更好的臺灣”嗎?遊梓翔説,任何了解國際政經情勢的人都知道,肯定不會。他更諷刺説:“除非你是把意識型態擺第一的‘臺獨政治工作者’,那麼或許‘更壞的兩岸’就是你們眼中‘更好的臺灣’吧。”

臺學者:蔡英文對兩岸沒有"新論述" 也沒有"新模式"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台灣網資料圖)

  針對臺灣當局領導人“雙十”講話中有關兩岸關係的內容,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0日應詢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講話重復了以往的一些説法。我們已多次就兩岸關係表明立場和態度,臺灣當局不論提出什麼模式、主張,關鍵是要説清楚兩岸關係的性質這一根本性問題,確認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認知。

  馬曉光指出,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30年。30年來兩岸交流成果來之不易,啟示彌足珍貴。其中最重要的啟示就是,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穩定發展,兩岸交流合作才能順利推進,兩岸同胞福祉才能不斷增進。(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