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歷年最少!聯大辯論僅3“友邦”挺臺 “臺獨”尷尬

2017年09月22日 09:53:3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民進黨上臺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臺灣所謂國際空間也受到擠壓。第72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已在美國紐約總部舉行,與往年相比,目前只有巴拉圭、諾魯和史瓦濟蘭3個“友邦”發言挺臺,讓“臺獨”十分尷尬。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1日報道,巴拉圭總統在發言中稱,臺灣多年來對巴拉圭等國提供援助,“已為國際社會做出有效率的貢獻”。諾魯總統稱,臺灣是和平、繁榮、幸福的地方,擁有可貢獻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技術及經濟實力。史瓦濟蘭則表示,“臺灣有參與聯合國體系的權利,但長期以來持續遭到拒絕”。可以看出,這些發言都不痛不癢,充場面的意味更多一些。據悉,第72屆聯大一般性辯論19日登場。臺灣“中央社”提到,在辯論會的首日,臺灣“友邦”瓜地馬拉與宏都拉斯總統在發表演説時,均未提及臺灣。顯然,臺灣寄希望於“友邦”的夢恐怕將要幻滅了。

  另據自由電子報21日報道,臺“立法院長”蘇嘉全率團前往日本出席“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第47屆年會。臺灣代表團所提建請APPU成員支援臺灣加入國際組織一案,因為馬來西亞代表反對,無奈自行撤案。

  臺灣一直謀求“加入聯合國”。早在1993年開始,時任領導人李登輝就開始推動此事,每年都有提案動作。之後陳水扁又操弄“入聯”及“入聯公投”,依然均以失敗收場,這些都在島內的預料之中。臺灣中時電子報稱,馬英九2008年就任後,開始推動“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在他任內8年,臺“友邦”發言“挺臺”最少的是2009年的15個國家,2008年、2010年和2011年這3年最多,各有18國支援“臺灣參與國際社會”;2012年有17國。到了2016年蔡英文上臺,發言挺臺的有13個國家,已經為“歷年來最少”。到了2017年,目前還只有3個國家。

  臺當局官員稱,今年推動參與聯大有三大訴求:一是聯合國要改善臺灣人民遭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的情形;二是臺灣民眾持“護照”參訪聯合國遭拒不符合普遍性原則;三是尋求適當方式,讓臺灣“參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相關會議。蔡英文當局聲稱在聯大不請“友邦”提案,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丁樹范分析認為,蔡當局了解不能得罪北京,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善意,至少不會讓兩岸關係惡化。一些媒體則認為,雖然民進黨當局聲稱比照馬英九路線不提案,“向北京釋善意”,但只有3個“友邦”發言讓“臺獨”顏面何存?還有網民質疑,“推動入聯是‘臺獨’騙取選票的手段”。

  此前,大陸國臺辦發言人表示,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所組成的國際組織,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任何挑戰國際社會所普遍奉行的一個中國原則的行徑都是不可能得逞的。有分析稱,如今的臺灣當局,在兩岸關係低迷之際,又面臨著大陸“反獨促統”的壓力;一旦繼續對“九二共識”持以模糊看待,這種消極、以拖來維持現狀的做法,將令兩岸關係落入難以改善的境地。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