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尼日利亞事件顯示“臺獨”會讓臺灣受損

2017年01月18日 08: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8日發表評論文章説,民進黨的策士們不是不知道兩岸關係倒退會造成臺灣的“外交”困境,所以他們早在去年蔡英文勝選之前,就預先在集體出版的書中宣稱,臺灣有幾個“邦交國”都沒有差別,一個不剩也無所謂。但是,他們絕對沒有想到大陸除了會促使臺灣的“邦交國”與臺“斷交”外,還會從臺灣的非“邦交國”下手。

  日前,本來就與臺灣無“邦交”的尼日利亞,下令臺灣駐尼國首都的代表處更改名稱、撤離首都、削減人員及許可權。這是大陸針對蔡英文當局、民進黨當局的新策略,亦即在蔡英文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制度化聯繫與協商機制停擺下,大陸向蔡當局發出的新形式的警訊,非常值得臺灣各界重視。蔡當局切不可用鴕鳥心態視之。

  國民黨執政期間,由於兩岸關係好轉,大陸較重視臺灣的感受,所以甘比亞雖于2013年11月和臺灣“斷交”,大陸卻遲遲未與之建交。直到去年元月蔡英文勝選,大陸才于3月和甘比亞“建交”,作為對蔡與民進黨示警。然而,蔡英文們無意為此改變其否定“九二共識”的立場,於是去年12月,聖多美普林西比和臺灣“斷交”後,大陸即與之建交。此為大陸發出的又一警訊。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仍為蔡辯護説,“沒有‘邦交國’,對臺灣的生存發展一點關係也沒有”。顯然民進黨完全未改變他們不惜放棄所有“邦交國”,也不接受“九二共識”的立場。於是10多天后,就又發生了尼日利亞降格臺灣代表處的事件。

  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達1億7千多萬人,也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國際地位重要。大陸此次從臺灣的非“邦交國”下手,應是鋻於蔡當局、民進黨並不在意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斷交”所以藉對尼日利亞與臺灣非官方關係的處理,以示大陸除了有能力讓臺灣遭受“斷交潮”襲擊外,還可以大力貶抑臺灣與非“邦交國”的關係,而讓臺灣陷入多重困局。

  蔡英文對尼國事件的反應,是告訴大陸此舉“無助兩岸關係”。此一反應其實不著邊際。大陸的做法是基於防堵、打擊“臺獨”,亦即拉到維護國家主權的高度,自然就不會和蔡當局眼中的兩岸關係相提並論。至於臺灣的整體利益因“臺獨”而不斷受損,則是蔡與民進黨必須鄭重思考的,民眾也會從多次的教訓中體察兩岸政策和“九二共識”的重要性。

  隨著蔡英文繼續拒不表明放棄她所曾參與的“兩國論”、“一邊一國”,兩岸在國際場合的互斥將只增不減,而其結果只會是臺灣繼續失去國際空間。蔡與民進黨要任由這種情況惡化下去嗎?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