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政策頻頻惹爭議 臺灣變成“憤怒島”

2017年01月17日 08: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推行多項政策引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爭議。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蔡當局上臺不過七個月,就頻頻推出多項爭議法案,當中充滿了政治算計。欲速則不達。民進黨粗暴蠻幹的行事作風已在不少臺灣民眾心中定格,就待選舉給民進黨一個教訓。

  評論摘編如下:

  寶島臺灣就快要變成“憤怒島”了:去年臺當局有意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入島,遭到不少民眾反對,多場公聽會爆發肢體衝突;對於當局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挺同”團體與“反同”在多個場合同時舉行示威、互相謾罵,甚至傳出毆打事件;“一例一休”由於增加企業人事成本而引發漲價潮,企業、勞工和消費者怨聲不斷。

  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臺灣社會又因對年金改革存在巨大分歧而出現新一輪抗爭潮。自蔡英文當局去年5月20日上臺以來,島內各民間團體的抗爭此起彼伏、不絕於耳。臺灣輿論批評臺當局的政策引發社會嚴重對立,不同群體的人民互相指控對方不是,社會充滿謾罵、羞辱,撕裂了人民之間的情感。

  雖説改革要經歷陣痛期,但蔡當局在上臺短短幾個月就推出多項具有重大爭議的政策,難道是要“置臺灣痛死而後生”?“一例一休”本意是要改善勞工待遇,但減少工時、增加加班費勢必提高企業勞動成本,不少行業只能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造成百物騰貴。但民進黨當局並未充分考慮這些“副作用”,只仗著自己是“立法院”第一大黨,強行通過立法。

  至於“同性婚姻合法化”則是對傳統婚姻觀念的挑戰和顛覆,島內“挺同”與“反同”的支援率不相上下,當局“挺同”勢必遇到巨大阻力。而年金改革由於牽涉到部分民眾的退休金,其引發紛爭恐怕更甚于“一例一休”和“同性婚姻合法化”。

  在島內年金改革主要是指退休金。隨著臺灣人平均壽命延長,出生率下降,加之這些年臺當局財政捉襟見肘,軍公教退休基金已經收支失衡,勞工年金據説也有破産的危機。其實,早在1995年臺灣就取消了軍人、公務員、教師(簡稱軍公教)可以領取18%優惠利率的政策。三年前國民黨執政時也刪減了部分退休軍公教的年終獎金。去年民進黨上臺後不僅刪除了部分退休軍公教的“三節慰問金”,還準備大幅降低所得替代率。

  目前退休軍公教的所得替代率平均為95%,如果在職月薪為新台幣一萬元,退休後每月可領取9500元。蔡當局有意把所得替代率降至60%,這意味著退休軍公教的退休金將被大幅減少。此外,一些媒體、名嘴不斷“污名化”退休軍公教,説“他們是肥貓,加重臺當局財政負擔”,更令軍公教氣結。

  其實,早年軍公教薪水偏低,臺當局為保障他們的退休生活,制訂了一些優惠措施。而且這些年島內經濟低迷、薪水停滯,才顯得軍公教福利優厚。蔡當局要進行年金改革,就不應放任部分媒體羞辱軍公教,否則只會遭到軍公教的強烈抵制。

  蔡當局上臺不過七個月,就頻頻推出多項爭議法案,當中充滿了政治算計。2018年底和2020年初臺灣將分別舉行地方選舉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爭議法案越往後推,越不利民進黨選舉,所以趁著執政初期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解決爭議。然而,欲速則不達。民進黨粗暴蠻幹的行事作風已在不少臺灣民眾心中定格,就待選舉給民進黨一個教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