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出訪中南美洲 要面子丟了裏子

2017年01月18日 07:3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8日社論説:蔡英文結束了9天8夜中美洲訪問行程返抵臺灣,論起整體訪問實質上幫臺灣爭取了什麼利益、創造了什麼價值?好像一件也無,平平淡淡就像儀式性走過場,秀完了就船過水無痕。反倒是三件插曲,為這趟訪問做了最好的注腳。

  第一是哈雷開道。可能是蔡英文的訪問太平淡無奇,訪問收尾時,硬是鋪了一個“亮哏”。民進黨大做蔡英文在舊金山有60輛哈雷機車開道的新聞,大表“驚嘆”。但“驚嘆”一齣,立刻引來各界質疑,指出美國對於訪問的特勤有其基本規格,超出規格,可能就是“付費服務”。這筆費用到底是臺當局用納稅人的錢撐場面?還是綠僑幫蔡英文“擺闊”,卻未見蔡英文辦公室和民進黨回應,等同於默認。

  這凸顯蔡英文在拼“外交”上一個嚴重的態度問題:“要面子,不在乎裏子。”類似情形,在此次出訪過程中比比皆是,在蔡英文訪問中美洲“邦交國”時,一會兒被宏都拉斯總統葉南德茲稱為“最喜愛的女兒”,一會兒被向來難搞的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親呼“妹妹”。看起來面子掙了十足,但島內民眾對這樣的面子早已冷感,深知,這一聲“女兒”、“妹妹”,背後都標示了相應的價碼。

  這樣的情況,就如民進黨“立委”姚文智對哈雷大隊開道大讚:“輸人不輸陣”。對於“外交”戰場,民進黨似乎只在意“陣式擺得好不好看”,卻不在乎要付多少價、要輸多少誠。民進黨上臺後,臺灣“外交”處境已極艱困,這種短線消費心態,更是讓臺灣外交雪上加霜。

  第二件事,是尼日利亞的摘牌事件,與臺灣無正式“邦交”的尼日利亞政府要求臺灣代表處“摘牌更名,遷出首都,削權減人。”過去,在馬英九的“活路外交”指導下,好不容易打開的幾個國際組織參與大門,如國際民航組織、世界衛生大會,在蔡英文上臺後先後告危,前者已關上大門,後者雖在陸方祭出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下“委曲”參加,但接下來也不樂觀;“邦交國”部分,中國大陸先是和與臺灣斷交2年的甘比亞“復交”,釋出甘比亞模式,接著在蔡英文出訪前夕,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宣示“外交休兵”結束;現在,在尼日利亞摘牌事件上,更從過去聚焦國際組織參與、“邦交國”數競逐的傳統“外交戰”,延燒至與臺灣無“邦交國家”實質關係的角力,對臺灣進行全面性、全方位的“烽火戰”。

  這可以用另一位民進黨“立委”蔡適應的話來神解:“沒在一起也能宣佈分手”,亦即不管與臺灣有“邦交”、無“邦交”都同樣打壓。蔡英文是臺灣領導人,不能對此兩手一攤,必須正視解決。特別是在聖國與臺灣“斷交”時,民進黨人士一派“邦交國歸零”也無所謂的輕鬆。但當“無邦交國也和臺灣説分手”時,蔡英文還可以、還應該同樣“輕鬆以對”嗎?

  第三件事,則是蔡英文在訪問尾聲時,自己放的一把火。蔡英文從薩爾瓦多飛往美國舊金山,在機上與媒體寒暄時,對於“一例一休”爭議,抱怨臺當局由“公親變事主”,要勞工“自立自強”,引起軒然大波,這番談話搶了蔡英文出訪的所有風頭,變成蔡英文這次出訪最有“聲量”的爆點,也成為蔡英文出訪的最後注腳。

  畢竟對臺灣人民來説,蔡英文就算有1000輛哈雷機車開道,就算中美洲的元首對蔡英文的手牽得再緊、名喊得再親、“臺灣共和國”的“口誤”再逼真,都只是雲煙一場。生活才是人民唯一的關心,顧好人民的生計才是執政者唯一的王道,人民最在乎的仍是被“一例一休”激攪的物價與添憂的經濟。

  對於哈雷機車開道,姚文智説“輸人不輸陣”,但人民擔心的是,以這種心態拼“外交”,最後帶來的可能是“輸臺灣也輸陣”的大災難。務本、務實不要迷信煙火式的排場,是蔡英文這位新手領導人,該好好向馬英九學的“外交”起手式。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