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謝長廷的進步務實與退步保守

2013年04月10日 09: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説,“(民進黨)過去的兩岸政策如果失敗,就應該檢討”,否則“憑什麼重返‘執政’”?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謝長廷在兩岸政策方面,確實有進步務實的態度,然而,謝長廷在民進黨內部愈趨僵化的兩岸政策中,似乎也跟著退步保守起來。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的一席話,“(民進黨)過去的兩岸政策如果失敗,就應該檢討”,否則“憑什麼重返‘執政’”?説得鏗鏘有力,無怪乎該黨另一位前主席許信良讚賞説,謝長廷是其黨內“唯一肯認真思考兩岸關係的人”。 

  從過去十多年來看,確實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的主張,比民進黨其他頭面人物來得進步,他甚至不諱言,應該“(在兩岸關係上)向國民黨靠攏”。顯然他深知,民進黨歷經“在野”到“執政”再到“在野”,其兩岸政策是最大的罩門。 

  尤其臺灣民眾與亞太地區,均已充份感受到近5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實際利益,完全不能容許這種局面生變化。這就需要一個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的政黨在臺灣執政,而民進黨于過去8年“執政”期間,已被事實證明為無此能力,其“在野”這5年裏,仍未改善此一狀態,謝長廷才會發出“憑什麼重返執政”的呼籲。這無疑是他進步務實的態度。 

  然而,謝長廷在民進黨內部愈趨僵化的兩岸政策中,似乎也跟著退步保守起來。最明顯也是兩岸關係最基本的論述,是謝曾經主張以“憲法一中”來處理兩岸關係,如今,他已絕口不提“一中”,並於日前改提“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至於他過去説過的“(高雄、廈門)是一國兩市”,現在更是完全回避。 

  如果謝長廷是為了給民進黨提供一個改變的機會,以致自己不能不先有所調整,那就可謂用心良苦。但如果真的如他所認為,兩岸“憲法各表”可以取代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再以“一華”取代“一中”,那臺灣要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機會恐怕只會是減而不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