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蘇貞昌“憑什麼無動於衷”?

2013年04月10日 08: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謝長廷開口談兩岸,一句“憑什麼重返‘執政’”,道出了不少民進黨人的心聲及擔憂。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執政”的國民黨在兩岸事務交涉與對話已進入“深水區”,民進黨卻連兩岸交流的“淺水區”都不想沾濕腳,握有黨權的蘇貞昌,“憑什麼無動於衷”?

  評論摘編如下:

  談兩岸,謝長廷自問也問民進黨,若過去失敗的政策不變,“憑什麼重返‘執政’?”但面對黨內兩岸路線辯論及檢討的呼聲,更多人不解的是,握有黨權的蘇貞昌,“憑什麼無動於衷”?

  若説“執政”的國民黨在兩岸事務交涉與對話已進入“深水區”,民進黨卻連兩岸交流的“淺水區”都不想沾濕腳;那麼,口口聲聲宣稱要守護臺灣利益的民進黨,憑什麼以為了解對手?有心重返“執政”的政黨,又何以坐視國民黨壟斷兩岸關係的詮釋權?

  謝長廷登陸調酒,先替民共互動“試水溫”,不論黨內評價如何,終究邁了一步。但蘇貞昌未能順水推舟、乘機渡河,反收起木筏,這不是鴕鳥心態?或還沒有從失敗路線中醒悟?

  在蘇主席掌舵下,民進黨內的兩岸論述經常自相矛盾。一面強調要積極、自信面對大陸,但除了恢復“中國事務部”,辦了幾場“OPEN講”,對黨內青壯派兩岸政策大辯論的呼聲,一直充耳不聞。

  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蘇一推二拖,待謝登陸返臺,才草草宣佈自兼“召集人”,至今連一次會都沒開成,徒留一個空殼委員會。民進黨轉型的活水,如今被玩成一灘死水。

  謝長廷拋出“憑什麼重返執政”的詰問,也提醒民進黨別因立場“變成世界和平的障礙”。民進黨須思考自身對兩岸路線轉型的深層憂慮:究竟是對與大陸交流沒自信?還是害怕一旦邁步交流,選舉便少了可操弄的“大陸因素”?

  民進黨兩岸問題若不先克服,下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難保不栽在同一塊石頭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