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擁核反核”與“藍綠對立”

2013年03月15日 13: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島內決定核四“公投”之後,各方爭論愈演愈烈。臺灣《新生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核四也已接近完工階段,最後卻要以“公投”決定其命運已夠無奈。如果大家都能尊重“公投”結果倒也罷了,怕的是擁核反核意見一如政治上的藍綠對立下去!

  評論摘編如下:

  自決定核四“公投”迄今各方爭論愈演愈烈,民眾接受到的訊息也更加混亂,不僅無法厘清核四建與否的真相,反而更使百姓陷入核災或經濟崩盤恐慌中! 

  “公投法”在於貫徹主權在民的精神,使民眾具有創制復決之權,以導正重大政策可能的錯誤。民眾對創制復決權之行使顯屬陌生,甚至“公投”命題也充滿巧門,往往會影響投票之意向。例如此次核四“公投”,國民黨擬以“你是否同意核四廠停止興建不得運轉?”民進黨主旨蘇貞昌則批評此一“公投”題目“巧立名目、拐彎抹角”。如果在“公投”題目上都有如此大爭議,即使將來“公投”過關,核四可以繼續興建並運轉,勢必仍然無法平息反核聲浪,甚至已有人揚言將採取其他手段以達反核目的,則大張旗鼓的核四“公投”意義又何在? 

  除了命題爭論外,核四“公投”案門檻過高也是批評焦點。問題是“公投”通過與否決之門檻在“公投法”中已有明定,若欲修改門檻勢必再行修法,在曠日廢時下,核四“公投”不知何日才能舉行?有人主張核四“公投”應以核電廠所在縣市公民才有投票權。而環保聯盟、主婦聯盟等團體更“逃命圈公投”訴求,賦予核電廠方圓50千米公里“逃命圈”內的公民對核電廠興建、裝填燃料及運轉的“公投”權利。這種主張固然能直接反映當地居民意向。然而反核人士最強烈的訴求,在於一旦發生核災的可怕後果,依此理解如若不幸爆發核電廠核變,影響所及恐怕不僅止于方圓50千米內的居民。根據民進黨“立委”田秋堇出示的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的評估資料顯示,推估核災損失達新台幣128兆元,土壤除污需花新台幣240兆元,森林除污將花320兆元,相當日本10年國家預算。果真如此,比日本更小的臺灣,就是舉全島之力也無法撫平此種傷痛,又豈是方圓50千米內的民眾可以借箸代籌,決定是否准許興建核電廠。 

  由上述爭議我們可以知道無論“公投”結局如何,反核擁核將持續下去。如果雙方不能平心靜氣,以尊重專業態度來衡量核電問題,則縱然舉行100次“公投”,也無法止戈息兵只會治絲益棼。例如最近有位知名度作家表示“核能是臺灣賭不起的選擇,我們拒絕繼續睡在這脆弱的定時炸彈上。”這段話的前提當然是核電廠隨時會發生核子災變。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目前仍擁有核電廠,臺灣也達30年以上,即使核災後的日本仍在使用核電。另一方面則有人擔心,一旦臺灣廢掉核電廠,電費將呈倍數上漲,況且化石燃料均由島外進口,設若來源受限我們將無電可用,民眾生活必苦不堪言。其實這兩種説法與顧慮,均有其盲點與偏頗之處,尤其“309廢核大遊行”後,“公投”能否平息紛爭,頗令人懷疑。 

  核四“公投”快則半年後舉行,若對內容爭議過多拖延舉辦的時間將更久。此期間政局必阢隉不安,經濟發展也將受影響。核四也已接近完工階段,最後卻要以“公投”決定其命運已夠無奈。如果大家都能尊重“公投”結果倒也罷了,怕的是擁核反核意見一如政治上的藍綠對立下去!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