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核四三大問題展開理性辯論

2013年03月12日 10: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309反核大遊行被臺媒評價“寄託了多少人的激情”。臺灣《立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改革不能只有激情,更需要進入理論性辯論的階段。目前臺灣的核四問題包括“安全問題”、“經濟問題”和“環保問題”三大方面,而這三大方面,臺灣民眾多不了解。當務之急,需要展開對核四存廢的理性論辯。

  社論摘編如下:

  20萬人的反核大遊行,寄託了多少人的激情。群眾的激情是巨大的力量。歷史上,多少偉大的變革都得利於激情。臺灣的反核大遊行充滿改革者的激情。但是,任何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改革都不能只有激情,更需要進入理性論辯的階段。 

  核四問題,存在著大量需要理性論辯的課題,至少包括三大方面。 

  安全問題:這是目前反核人士最主要的訴求。儘管臺電以及支援核電人士一再強調核電足夠安全,卻無法説服社會大眾。擁核人士必須要提出更堅強有力的論據。 

  經濟問題:廢除核電,勢必導致電費上漲,並進而影響庶民生活以及生産成本,其後果將影響臺灣未來的經濟成長。問題還不只是在於經濟成長趨緩。當資本家認為臺灣的投資環境惡化,勢必影響他們的投資意願,其直接後果就是失業率增高,勞工薪資下降等。除非我們改變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這是支援核能發電的主要顧忌。這裡主客剛好易勢。反核人士必須提出具有説服力的替代方案。目前反核人士所主張的,以服務業替代製造業,藉以減少對電力的依賴,可能是長期努力的方向,但是可行性與及時性都有議論的空間。 

  環保問題:核能發電固然有環保問題,但是當今人類面臨最嚴重的環保問題乃是溫室氣體過度排放。從全球性環保立場,最迫切需要反對的是火力發電。臺灣節能減碳的成效遠遠落後其他國家。廢除核能會不會增加火力發電的比重?這是反核人士必須嚴肅考慮的問題。環保人士提出以再生能源替代核能,甚至逐步替代部分的火力發電,這是當今許多國家和地區努力的方向,值得臺灣慎重考慮。但是,這個問題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目前比較符合環保要求的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但是臺灣風能的潛力是否足夠作為核能的替代品,並不清楚,可靠性與穩定性也待厘清。環保團體對此寄以厚望,估計從2010年的506百萬瓦至2025年猛增至8,000百萬瓦,漲幅達16倍,是否過於樂觀,有待深入討論。同樣,對太陽能也作十分樂觀的增長估計,從75百萬瓦暴增至5,000百萬瓦,漲幅達3百多倍。 

  對這三大議題,臺灣民眾多不了解。當務之急,需要展開對核四存廢的理性論辯。核四問題,乃至建立非核家園,涉及面十分廣闊且深刻,我們主張擁核與反核人士需要進行多次比較深刻而全面的論辯,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全民核能科學知識的科普教育,才不至於淪為政治民粹的對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