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核四存廢問題均應審慎周延思考

2013年03月11日 10: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定調核四“公投”議題,新北市長朱立倫力主“公投”不在籍投票,使核四這道經濟性“政治大菜”更加受到矚目。臺灣《新生報》9日發表社論指出,核四“公投”,大家別忙著聚集一塊瞎起鬨,應該認清自己真正動機何在。

  社論摘編如下:

  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定調核四“公投”議題,新北市長朱立倫力主“公投”不在籍投票,使核四這道經濟性“政治大菜”更加受到矚目。外界質疑,核四存廢問題,了解其精確涵義和價值的為數不多,大家別忙著聚集一塊瞎起鬨,應該認清自己真正動機何在。 

  核四是重大公共政策,也是嚴肅生活指標,續蓋與否,利弊互見,左右為難,主張不蓋的人,有其立論依據;主張蓋的人,也有充分理由。朝野刻正展開猛烈攻防戰,民進黨“立委”指控核四廠有九大未爆彈,堅持要維護非核家園30年,綜合起來最關鍵一點就是,蓋核四可能發生核災,禍延子孫,但為什麼只堅持30年,30年之後又該怎麼辦,難道30年之後子孫就不管了嗎?國民黨認為,核四停建,電費上漲,能源短缺,都可能影響長遠經濟發展,概括來説就是“電非萬能,沒電卻萬萬不能”。基於各家説辭,蓋既不是,不蓋也不是,最後只好訴諸“公投”,讓核四去留,由全民決定。不料反核人士指出,反核門檻過高,必須修改“公投法”;江宜樺卻不表同意,認為“公投”門檻不宜太低,否則許多事情都會輕易訴諸“公投”,同時強調,如果“公投”決定核四停建,後果是“全民決定,全民承擔”,自己亦將負起政治責任,辭職下臺。所以,核四存廢攸關臺灣興衰和民眾禍福,大家必須熱心參與,冷靜思考,不要隨別人節拍起舞,要有自己主見和定見,“公投”時萬萬客觀慎重地投下珍貴一票。 

  馬英九明確承諾,當局會努力朝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朝著非核家園的方向邁進。他希望有關單位一定要充分提供透明事實資訊,讓大家知道真相,讓民眾都了解各種方案的成本、風險與利弊。江宜樺亦保證,核四會在完全公開、透明、廣泛討論、交換意見後,再作定奪。我們深信,當局會“謙卑傾聽,審慎決定”,因此,大家要信賴當局,不要道聽途説,而後舉棋不定,本來關懷臺灣發展,參與公共事務,是每一個民眾應盡的權利與義務,自己的幸福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上。 

  廢核,誰都會高舉雙手贊同,但是沒有核電,必然會立即發生實質上困擾。有人大喊:“我是人,我反核”,或者“我怕死,反核不為過”,沒錯,誰不怕核災,誰不想活得健健康康的。可是,日本福島發生核災記憶猶新,首相安培依然強硬表態;減核而不廢核。由此可知,臺灣興建核四,絕非一人之私,亦非一黨之私,顯然核電有其存在價值,也會隱藏極大危機,如何能兩全其美,需要科技支援及防範功能的適切配合。 

  核四是務實而宏觀的國家發展取向,不應淪為政治角力或政治拔河的籌碼,朝野政黨務須放棄政治算計,全心全意地為民眾利益著想,不預設立場,不心存歧見,大家戒慎恐懼,理性溝通,做出最有智慧的選擇。核四“公投”主文業已出爐,“立委”李慶華語重心長呼籲,這是純粹民生問題,由民眾共同決定。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