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財政炸彈倒數計時 臺當局也要破産?

2015年02月28日 11: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8日社論指出:臺灣面臨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若不及早改革,財政黑洞恐將持續惡化,終至財政破産,民不聊生。但藍綠兩黨為了政治利益,都只是顧及當前,缺少前瞻及整體考慮,受害的將是後代子孫。如果真的愛臺灣,財政問題不能視而不見,必須想辦法解決。

  根據臺當局“財政部”公佈的資料,2014年底臺灣各級政府舉借一年以上非自償性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達5兆9851億元(新台幣,下同),其中臺當局及地方政府分別有5兆2539億元及7312億元,共佔當年度GDP37.2%,佔前3年度GDP則為平均數40.6%。這個數字已經非常嚴重,因為依臺灣現今公共債務法規定,“中央政府”債務存量不得逾前3年度GDP平均數之40.6%。現在已面臨舉債上限,除非修法,下年度預算的編制會非常辛苦,臺版財政懸崖危機即將上演。

  債務是逐步惡化的結果,在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前,臺灣財政狀況良好,1998及1999年財政收支甚至還有歲計剩餘,之後就開始入不敷出。2000年時未償餘額只有2兆7085億元,佔前3年度GDP平均數28.9%;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時,未償餘額就增加到4兆3749億元,佔前3年度GDP平均數則為33.6%。每次換黨執政,負債就大幅躍升,藍綠兩黨都有責任。

  選舉大開社福支票

  若以世界流行“債鐘”的計算,使用臺當局所有債務未償餘額除以人口,這還須加入1年以內的短期債務,那5兆2539億元還要加上1900億元,計算可以得到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3.2萬元。從2010年11月起,“財政部”定期在網站首頁及電子廣告牌發佈“最新債務訊息”,提醒政府各單位開源節流,減少債務負擔,當時平均每人負擔債務19.7萬元。4年過去,現在每人肩上又多了3.5萬元,不可謂不嚴重。

  若加上未列入前項債務計算的政府潛藏負債事項,包括軍公教人員退撫金、勞保潛藏負債、公共保留地徵收潛藏成本,估計約為17兆元。加此則總債務餘額高達近24兆元,達到GDP的160%。此負債佔GDP的比值與2010年時歐債危機的希臘類似,臺灣不可不積極面對。

  幸運的是去年全年稅收1兆9578億元,寫下歷史新高外,超徵金額可望破千億元,創下7年最大超徵數的佳績。這也讓臺灣年度歲入歲出余絀佔GDP比率,從2008年金融海嘯之高峰4.3%,下降至今年預估之1.5%。但有幾個潛在問題,不能不小心。

  首先是膨脹的社福支出是臺灣的致命傷。今年臺當局總預算案中,歲出編列1兆9597億元;歲出以社會福利支出最多,共4416億元,佔整體支出22.5%。高過教育科學文化、“國防”及經濟發展支出。歷屆選舉大開社福支票與降稅,加上人口老化,福利支出居高不下,其來有自。

  第二,年金改革應該儘快定案。前年4月“年金改革方案”就已送進“立法院”,但在連番的政治風暴中,大家都忘了年金改革的存在。17兆的潛藏負債,主要來自於勞保與公務人員退撫兩大塊就各約8兆。勞保給付缺口,主要是勞工保險平衡費率應該為27.84%,實際上勞工與企業主繳付的勞保保費只有8%,中間的差額不斷累積,長久之後就出現龐大缺口。軍公教人員的人數雖然遠低於勞工人數,但是累計的潛藏負債金額也有8兆多元。2014年度軍公教合計退撫基金收支出現34億元赤字。最嚴重的是軍職人員的基金,從2011年起就已經收支不足,公務人員與教育人員退撫基金預計10年後也會被引爆。

  年金改革迫在眉睫

  勞保與退撫基金之所以會有鉅額虧損和選舉文化有直接關係,連年的選舉,不但讓藍綠陣營都不敢碰調高提撥率與減少退休金的燙手山芋,反而競相在各種年金補貼上加碼,以全民負債換選票。年金改革迫在眉睫。

  第三,地方財政缺少紀律。各縣市陸續升格為“直轄市”後,財政缺口更加惡化。升格往往還伴隨著組織、人事、許可權的擴張,造成財政收支需求增加。此外,選舉制度讓現任首長會藉由擴大公共支出來提高連任的機會,為花錢而花錢;候選人也會大開福利支票,“先選上再想辦法生錢”的心態,以致于未顧及地方的財政負擔能力及相對所需財源。

  第四,新的負債不容小覷。最嚴重的是核四封存與長期照護制度。前者每年每部機得花20億元維護,2部機要40億元,加上360億替代發電成本,造成財政沉重的負擔。如何讓核四安全運轉,社會應形成共識。

  而現在社福支出約有四分之一,相當於1000多億元,是用於65歲以上人口。根據長照保險籌備小組推估,2028年臺灣失能人口將達81.1萬人,相關照護經費更將倍數成長,若全數仰賴政府支出,資金缺口的窘迫可以想見。另外全民健保的財務一直是問題,這兩年有補充保費,困難稍解。但長久之計,提高部分負額、保大不保小、解決醫療資源浪費等都應規劃。

  紓解上述危機方法不外乎開源與節流,改善財政收支結構,設置主權基金更是國家快速賺錢的好方法。後者應落實零基預算精神將原有的計劃項目預算全部歸零重新檢討,撙節支出、刪減不當預算、控管社福規模與結合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等。

  負債是一個存量的問題,就算是近幾年赤字降低,但還是赤字,須用舉債彌補,臺當局的負債問題只會一年比一年更嚴重。要有更積極的作為來因應,包括立即在《公共債務法》、《預演算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中央政府建設公債及借款條例》等法規中修正,研議“財政紀律法”立法,千萬不要無作為,讓債務問題成為金融風暴。藍綠兩黨須知,財政黑洞不是單一黨派能解決,必須敞開心胸,一起討論,共同承擔。我們再次呼籲馬英九舉行“國是會議”,邀集朝野政黨共同拆解財政的定時炸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