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千瘡百孔的教育體制也需重視與整改

2008年04月23日 14:20: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署名文章説,劉兆玄準“閣揆”昨日已公佈第一波“內閣”名單,卻不見新任“教育部長”人選,引起諸多揣測。

 

  當今臺灣的教育界:多元入學與一綱多本、大學系所評鑒與淘汰、公立大學法人化、少子化與中小學裁並的衝擊、原住民與新住民教育等,困境百齣,千瘡百孔。

 

  當然,面對百年樹人工作的龍頭老大挑選,眾人必然是意見紛紛;因人人都會關心教育,個個也有獨到看法。基層教育工作者、中學老師、大學教授、學者專家、教育行政人員、學生與家長、書商及補習班等,有夠多元、龐大和複雜了吧!

  若問教育是否一項專業?多數人都會予以認可。但臺灣教改實施以來將近二十年期間,歷任的八、九位“教育部長”中,真正教育出身者只佔三分之一,但這些年來提出的教育改革與轉變卻是最劇烈者!所謂“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若在加上近四年來“杜部長”強勢主導作為之下,説來真如“罄竹難書”。

  教育的專業在這些年間,幾乎已經被消磨殆盡了,想必大家都是看在眼裏的。眾人皆知,“財經首長”要學財經出身,“法務部長”要找法界人士,何以“教育部長”只需考慮其道德人品不差,曾經當過大學校長就足以勝任呢?更何況是一個深綠腐蝕口出狂言的“杜部長”看守臺灣教育界。實在讓人難以想像。絕對贊成“教育部長”人選首重品德與政治立場中立,但教育專業在解決目前諸多教育問題紛擾之際,也得納入慎重考慮者。

 

  今日臺灣需要挽救的不僅僅是烏煙瘴氣的政治風氣,低迷下滑的經濟走勢,千瘡百孔的教育體制更加需要受到當局和人民的重視。畢竟,臺灣的未來還需要新的力量去開拓。

 

  文章最後感嘆,臺灣現今的教育,就像一艘老舊的航空母艦,誤入狹窄而多礁的航道中,沒有足夠的空間運轉,唯有小心翼翼抓準方向,先慢慢設法安全地倒退出來才是上策!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