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假考試不報到淘汰爛學校?臺教育界貶褒不一

2008年03月04日 11:25:00  來源:
字號:    

  假考小組 一石激起千層浪
 
  臺媒最近報道,最近網路上出現了一個“萬人考大學行動小組”,或稱“假考小組”,打算召募“假考部隊”,參加大學指考,然後集中選填辦學品質差的大學科系,以分發後不去就讀的方式,通過假考試、不報到的方式,讓這些所謂爛大學的爛學系因招收不到學生而“猝死”,以加速淘汰所謂的爛大學。這樣激烈的行動方式,在島內教育界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震動,有人認為島內教育確實存在問題,這種做法雖然過激,但情有可原,有人認為是思想偏差,更有人稱這些人為教改的恐怖分子。

  教育改革必須加速
 
  《聯合晚報》昨日對此評論説,這個行動是民間自力救濟的展現,只是它以網路集結,並且在高等教育領域發聲。的確,臺灣的高等教育擴張太快,而退場機制創建太慢,以至於民眾對改革逐漸失去耐性。然而高等教育的問題經緯萬端,如果人人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處方,想要通過激烈行動把問題單一化,並且用速成的方式解決問題,卻正可能是最危險的方式。

  “假考小組”把辦學不佳的係所,比喻為教育市場上的“黑心商品”。雖説不好的教育品質或許比一般商品讓學生受害更大,但教育問題不能如此簡化。譬如説,學生畢業未找到任務,缺乏競爭力,可能是係所辦學不佳,但也可能是全球經濟大環境改變,以及全球高等教育同步擴張所造成。而這些都需要時間調整。

  “假考小組”要以“斷人生死”的方法來解決不良係所的問題,各界都指其手段可議,卻也反映出高等教育品質不佳的問題,臺灣高等教育快速擴張,看似幾乎達到“人人有書讀”的目標,但因品質控管機制不靈光,發生讓學生“學費繳四年,由你玩四年”、以及“畢業即失業”等後遺症,使很多對大學教育心懷憧憬的學生和家長失望。對於家境不佳、勉強負擔大學學費的家庭來説,也可能因此錯估機會工本。而臺灣“教育部”謂通過評鑒來淘汰辦學不佳的學校和係所,運作遲緩,可能也是令有些人産生假考念頭的原因。

  社論還説,網路上“假考小組”的動機可以理解,但其手段卻有待商榷。“假考小組”的意見其實還是可以納入既有的制度機制,未必非得採用這樣激烈的手段。如果任何人只要集結四人左右,通過假考手段就可以毀掉一個係所,那會是怎樣的景象?但民間催促政府改革的聲音卻希望臺灣“教育部”能夠聽見,並有所回應。

  “精英暴力”不可取

  今日《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對此種做法不表贊同,更嚴重點説,這是對弱勢家庭學生教育的另一種“精英暴力”。原因在於,島內教育固然百病叢生,但以往還有公平性,窮人子弟仍有機會進入知名大學就讀,可是近年來臺灣教育向富人傾斜的現象卻愈來愈嚴重。社會精英所主導的教育改革中,“一綱多本”、“申請入學”已讓窮困家庭學生沒有能力和富家子弟站在同樣的起跑點競爭;當局教育經費大量挹注在許多富家子弟就讀的公立大學,卻讓多數弱勢家庭學生就讀的私立高等院校無法得到充分的經費支援,使其享有同等的教育品質,更是社會的不公平。

  一般認為臺灣的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但實際的情形是,現在每年大考報名人數約一萬人,各校錄取總人數則約為萬人,但有一萬多人因未達繳交志願卡的最低門檻而被排除在大學門外。這些想念大學卻不得其門而入,以及所謂後段班的民辦大學學生多數來自經濟弱勢家庭。這些人如果能有機會就讀大學,雖然其平均素質比不上臺大等名校的畢業生,但相較于他們如果只是高中畢業,大學畢業應該還是有較好的發展機會,更何況有誰能判定説他們沒有資格念大學,他們的未來成就會比較差?代表社會的一群人(多數是精英分子)又豈能有權力來替另外一群人(多數是弱勢家庭子女)做抉擇而剝奪他們進大學的權利?大家所敬佩的臺灣企業家首富,不就是出身於所謂的後段班專科學校!

  文章還説,大家感覺現在大學教育品質不如從前,事實上,如果是名校畢業生的素質比以前差,我們當然必須緊張,但當前情況是因普設大學的關係,使得社會多出較原先平均素質為差的畢業生而讓大學文憑變得較不值錢,然而社會自然有機制給予不同等級的大學畢業生不同的評價,就像美國長春藤名校畢業的學生與居住小區大學的畢業生不同一樣。

  社會大眾也不應將後段班民辦大學污名化為“學店”,甚至有所謂“設立大學是最好賺的行業”之誤解。私立學校是財團法人,私校董事依法只能開會時領取車馬費,平時連固定的薪資都不能領取,掏空學校的事件當然不容發生,也必須督促較晚設立之民辦大學加速提升教育品質;但當前每位公立大學學生平均每年從當局獲得的教育經費有二幾萬元,民辦大學以每年約萬元的學費收入能提供“接近”公立大學的教育品質,難道我們不應對私人興學多點鼓勵?

  應給冷門學校一點空間

  一名名叫謝佳穎的臺北市研究生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表示,自以為是的正義從來就不是正義,只有不夠優秀才會藉由壓低他人以證明自己的價值。或許在這些自詡優秀的人士眼中,消滅那些蕪雜或者冷門而該被淘汰的學校係所是理所當然,但電腦奇才沃茲尼克説得好:有可能年後的熱門産業直至今日尚未成形;未來的事誰能預料?今日的冷門學校係所造就明日熱門産業也未可知。

  這名學生還説,現時一本本精裝燙金的申請書,一群又一群被父母保護的無微不至的小公主小王子們,如果你們在求學的路上沒有任何險阻,那真好,無病無痛就可以到公卿;但那些家境不好,或者家庭太多坎坷的孩子們,一枝筆、一刻空閒對他們都是奢侈時,請這些尚未出過家門的公主王子放過他們吧!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