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中央日報:臺灣經濟步伐要從中南部出發

2008年04月23日 13:56:00  來源:
字號:    

  臺灣南北差距,是經濟現象,也是政治現象,深入看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了經濟現象,給了政客見縫插針的空間,以致形成政治現象。族群紛歧、民粹的形成,就是政治操作下的成果。

  臺灣總需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還用政治手段,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因為給了野心政客對抗的機會,反使問題更嚴重。據《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透視集文章歸納,臺灣問題的源頭既然是經濟因素,用經濟思維去處理,應該可以打開這個死結。

  馬英九選後的“請益之旅”,訪問了企業家郭臺銘和王永慶,他請郭投資高雄科學軟體園區,這位臺灣首富立刻答應; 王永慶要求將麥寮港開放為兩岸直航港,馬英九當即同意。看得出來,馬英九發展經濟的步伐,要從中南部出發。

  國際投資大師羅傑斯不久前來臺訪問,他説:“錢是説普通話的!”意思是,民粹、意識型態,是無法對抗經濟發展的。果然,當確定兩岸週末包機七月初可實施後,兩位民進黨籍的縣市長立即表示,“想去中國大陸訪問”,陳菊要求中國大陸觀光客“南進南出”,或至少“北進南出”,蘇治芬則是要將在地農産品推銷到中國大陸。在選戰時把“兩岸共同市場”罵成毒蛇猛獸的民進黨人,現在都閉嘴了。

  臺灣社會有嚴重的M型現象,陳水扁搞垮了臺灣經濟,使處於M型中端的人也向下沉,出現了新貧階級。馬英九發展中南部經濟,用意是要將M型底部填高,窮人的日子改善了,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一起解決。


  文章最後總結,本資、外資、陸資,有很多人將目標鎖定在臺灣中南部,於是,中南部人民的政治熱變成經濟熱。南北差距縮小的最大效益,當是讓野心政客“失業”,如是,真正的好日子才會來臨。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