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民進黨派系內鬥廝殺 反扁挺扁即將上演

2008年04月03日 09:09:00  來源:
字號:    

 

(圖片來源:中評社)

 

  隨著民進黨敗選,共主陳水扁時代即將結束,民進黨新共主處在一片混沌之中,新主席是有利的戰鬥位置,民進黨內在敗選沉默一段時間後,終於按耐不住,開始權位的廝殺。


  香港中評社今日刊文説,臺灣“總統”敗選半個月來,一直被壓抑的改革聲浪就像壓力鍋一樣,衝鍋爆出。前新係“總召”段宜康開改革的第一槍之後,老成持重的“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罕見發表措詞辛辣建言,接下來還有扁係、謝係、李文忠等各自提出建言。失去政權的民進黨,處境猶如春秋戰國,各派系都想殺出一條血路,成為亂世新主。

  黨內理性務實人士不希望黨的體質改造、路線辯論牽涉到個人,但實際的政治運作,人才是檢討改革的核心。前新係“總召”段宜康提出宏觀改革建言,抵不上一句“民進黨集體墮落,掌握最大權力的人、須負最大責任,那個人就是陳水扁‘總統’”。放炮的段宜康成為黨內同志群起圍剿,但是民進黨更大的箭靶無異是八年來的共主陳水扁。

  其實,段宜康、蕭美琴、吳秉睿等青壯派提出“民進黨改革芻議”,其中的核心要義在反對本土鬥爭,去年民進黨“立委”初選,演變成本土內鬥,實踐本土內鬥的是排藍條款。“排藍條款”把形象清新黨內菁英幾乎清除殆盡,名列“十一寇”的段宜康與被指為“中國琴”的蕭美琴都是本土內鬥的受害者,蕭美琴在“立委”初選敗給形象有爭議謝係子弟兵王世堅則是“排藍條款”傑作。

  文章分析,主導“排藍條款”的總設計師,就是前主席遊錫堃及激進“臺獨”基本教義派“中常委”蔡同榮。青壯派的改革建言有其理想性,也直言不諱批判集黨政大權于一身的陳水扁身上,批扁第一擊註定演變成派系惡鬥及黨權爭奪戰。

  黨內人士坦言,第一階段的改革重點註定以“人”為重點,陳水扁會成為追殺對象,有人批扁、必有人護扁。果然,與陳水扁關係良好的“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天跳出來發表“啟動一場面對全社會的改革”,深諳政治運作、説話有技巧的老柯,顧不得“老仙角”姿態,火力四射、重炮批判民進黨的派系與山頭文化。

  文章指出,為了維護陳水扁,柯建銘坦承,民進黨執政後期所謂的貪腐形象深植民心,實是民進黨所有同志的“共業”,非僅陳水扁一人必需概括承受。除了護扁之外,老柯的炮火對準“派系分贓黨內權力資源及山頭輪治”,老柯未點名哪個派系,但以扁當局執政八年,新係要角邱義仁、吳乃仁深受陳水扁信任、屢次委以重任的情況來看,老柯嘴巴裏的“派系”八九不離十指的應是新潮流。

  臺面上改革熱鬧較勁,每人都有一把改革的號角,也各吹各的調,臺面下派系也為改革建言互別苗頭,現在黨派系磨刀霍霍,反扁挺扁即將上演,接下來會不會變成“總統”候選人敗選責任的追究而變成挺謝反謝之爭。

  十分詭異的是,黨主席謝長廷昨天在“中常會”後突然宣佈黨主席提前在5月18日改選,黨內人士對謝長廷的突然之舉揣測紛紛,不少派系對“黨中央”的舉措一頭霧水,連扁係“立委”也摸不著頭緒,有人解讀這是謝卡扁選黨主席的動作,要禁絕陳水扁參選黨魁。(鄒麗泳)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