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謝長廷為何繼續留任民進黨主席

2008年03月31日 10:51:00  來源:
字號:    

  此次“總統大選”謝長廷以懸殊票數落敗,外界原預期民進黨會痛定思痛,全面檢討。但是敗選沉默的民進黨目前非但看不到一絲的悔改之意,原本信誓旦旦揚言“敗選後就永久退出政壇”的謝長廷,日前竟然以推動“黃金改革六十天”為由,自行宣佈留任民進黨黨主席,不僅引起外界議論紛紛,民進黨內部也一片反彈,預料未來民進黨勢將掀起一波新的鬥爭。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30日刊登社論文章説,謝長廷在“大選”最後階段宣示:“敗選後永遠退出政壇”,原來是要展現破釜沉舟的決心,博取外界同情,雖然只是作秀,畢竟還可以理解,但敗選後只字不提,反而自食其言,當然會引起外界譏諷,不過出爾反爾並非謝長廷的專利,其副手蘇貞昌及一大堆“立委”,在羅文嘉“走路工事件”中,不也都做過同樣保證嗎?最後,還不都是照樣戀棧!

  問題是,民進黨主席敗選下臺,早已形成慣例,即使以“總統”之尊兼任黨主席的陳水扁,在今年“立委”敗選後,照樣黯然下臺,何以謝長廷在創下民進黨創黨以來最嚴重的挫敗,卻還要繼續留任?尤其是黨內各個派系除了他自己的子弟兵外,其餘普遍都不贊成,他何以敢於抗拒傳統,難道是“逆轉”成性嗎?

  社論分析,謝長廷之所以要堅持留任,原因不外有三:第一,爭取民進黨未來主導權:民進黨“立委”、“總統”選舉連番重挫,陳水扁又將在5月20日下臺,黨內群龍無首,誰能佔據黨主席的位置,就等於已經搶佔最有利的戰略位置,在未來爭奪民進黨的領導地位就可以佔盡上風,特別是選前傳出謝長廷要對陳水扁“逼宮”的説法,長扁之間形同公然決裂,而長、昌之間又貌合神離,所以謝長廷自然想要繼續留任,以便和扁、蘇及新潮流聯盟抗衡。第二,為謝係人馬預做部署:這次“大選”中,謝係排他性極強,選後可能遭受黨內各派系圍剿,所以他要繼續以黨主席身分為他們掩護,須作部署,使這些人還能有發展的安全空間。第三,為自己即將面臨的官司預留籌碼:謝長廷涉及多項弊案,諸如“高捷案”、“玉皇宮案”等,預料不久之後就很可能被起訴求刑,謝長廷如果是一介平民,將無人聲援,若是具有黨主席身分,則可以將其塑造為政治迫害,並營造朝野對抗的氣氛。

  文章説,顯而易見,謝長廷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自行留任,其目的不是為了臺灣,也不是為了民進黨的發展,完全是為了個人,敗選之後他不知自我反省,也無心為民進黨東山再起進行規劃,反而汲汲營營于個人未來政治生涯鋪路,如此自私的政客,幸好落選。

  就目前情勢來看,陳水扁為了免於牢獄之災,在下臺之後,勢必仍要援引民進黨做為護衛。日前,他提出張俊雄接任黨主席,目的無非是想做影武者,甚至未來不排除也參與選舉;蘇貞昌這次“大選”雖然與謝長廷搭檔,但兩人各懷鬼胎,選後形同陌路,由此可知,蘇也希望攫取黨權,作為四年後代表民進黨爭取提名的後盾;其他有志於大位的民進黨要角也當然都會如此想。在這種情況下,謝長廷要想繼續留任,機會其實不大。儘管如此,他必然也會派出自己的代理人參與競爭。

  總之,即使謝長廷留任,可以預見陳水扁必然不悅,蘇貞昌必然不服,遊錫堃必然不甘,新潮流及其他反謝勢力更將伺機而動,未來一兩個月的時間裏,民進黨內必然是明爭暗鬥,殺伐之激烈恐怕不下于去年之初選,可以預見,一場腥風血雨即將來臨。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