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搬走內閣”演鬧劇 民進黨為何不能坦蕩交接

2008年03月28日 10:21:00  來源:
字號:    

  閩南語中有一句話説:“照起工來行”,曾經是老輩挂在口頭上的人生教訓。意思就是認清楚自己的身分,按照這個身分所附隨的規矩行事,別想鑽縫隙走旁門左道,也別貪圖不屬於自己的利益。

  臺灣《聯合晚報》社論指出,民進黨連續在選舉中慘敗,終致失去執政權,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於從陳水扁以降,上上下下都喪失了“照起工來行”的基本美德。民進黨如果要從慘敗的廢墟中重新站立起來,第一步就應宣示放棄投機取巧、耍小動作的做法,尊重“起工”原則,才可能獲得社會信任,讓他們扮演好反對黨的角色。

  然而似乎民進黨到現在都還沒有能力反省,做好重建的準備。敗選了,民進黨現在的身分角色是什麼?是兩個月時間中的“看守者”,就是看好當局機關在這兩個月內回歸正常運作,不出紕漏。這麼明白的道理,民進黨卻仍不知尊重遵守。“內閣”若干部會近期大幅調動人事,還要把人事令生效日倒填回3月22日之前,硬説是尊重新“總統”。此舉就算不違法,也已明顯違反“看守”的分寸。

  社論説,不只這樣,油價電價持續凍結,擺明瞭就是留下爛攤子讓新當局難收拾,如今連“經濟部長”都表示無法贊同。更有甚者,股市僅在選後第一天出現慶祝行情,但之後未能持續上漲,市場已傳言,是否各種臺當局基金開始“倒貨”,為了給新“總統”和還沒成立的新當局潑冷水。至於選前即被揭發的鐽震、圓山飯店公司化等事件,更凸顯出民進黨不合常理地加速處理“國家資産”。這些,是“看守者”可以做、應該做的嗎?這究竟是“看守內閣”,還是“搬走內閣”?其間是否具有“國産變私産”的意圖,頗值得“國會”和媒體嚴密監督。

  社論指出,馬英九還未上任,但已面臨資産被大量“搬走”的危機。而民進黨違背看守原則的種種舉動,內部竟然聽不到一點檢討批判的聲音,更令人匪夷所思。民進黨至今未曾思量如何進行改革改造嗎?若真要翻身再站起來,至少從扮演好“看守者”角色做起,坦蕩蕩收拾打掃,將政權完整順利地交接給新任者,為自己的未來保存元氣,切莫留下“看守內閣變成搬走內閣”的臭名!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