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外媒:陳水扁敗選後官司纏身 苦果接踵而至

2008年04月02日 16:17:00  來源:
字號:    

   從“總統大選”結束那一刻起,除由“總統府”發佈一則簡短恭賀國民黨正副“總統”當選人馬英九、蕭萬長的新聞稿外,接下來的四天,臺灣“總統”陳水扁全然消失在媒體捕捉的範圍內。傳聞説,選後兩天,他在玉山“總統官邸”足不出戶,也未接見任何黨政要員。民進黨失去執政大權,想當然耳,他的心情應該壞到谷底。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文説,遭萬夫所指拖垮民進黨“總統”敗選的陳水扁,這幾天在忙些什麼,外界猜不出頭緒。

  新任“總統”誕生後,陳水扁在新聞版面的重要性驟降,在他“人間蒸發”的日子裏,有關的媒體報道幾乎是負面消息。其中,有媒體指“總統府”斥資200多萬(新台幣,下同,約9萬多新元)購置57台最高等級的碎紙機,可能是要在政權交接前,銷毀府內及“國安會”敏感性的數據。

  另一個更具爆炸性的報道,是由反貪倒扁運動發起者、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親口揭露的宮廷叛亂。

  “大選”前半個月,民進黨“總統”競選陣營大將三度求見施明德,試圖要他為支援度低落的謝長廷爭取站臺,而施明德向謝長廷的代表人葉菊蘭要求,以“陳水扁提前下臺”、“面對司法”、“拒絕特赦”作為交換的三個條件。當謝營內部取得共識準備行動時,反遭陳水扁拒見的下場,一切嘎然停止,遂引爆出近日,葉菊蘭罕見在政權交接前提前請辭“總統府秘書長”的事件。

  前天,陳水扁在白色恐怖受難者紀念活動上首度露面,一群想要追問他選後看法的記者全被阻擋。陳水扁透過“阿扁總統電子報”表達了意見。文中,陳水扁特別提到,“無論選舉結果,相信民眾已經做了正確的選擇。選舉的目的不是為區分少數與多數,也不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二分法,而是透過過程,讓社會學習尊重傾聽與包容”。至於執政黨敗選的原因,自然不是元首的身份應該“稟告”的。

  文章説,稍早,陳水扁會見敗選的謝長廷,一個小時的對話談些什麼,外界無法而知。不過,從謝長廷的核心幕僚林耀文口中透露:“這可能是兩人最後一次例行性見面、院長(謝長廷)是把他心裏很多想講、該講的都告訴總統”。換言之,選前謝對扁有很多難言之隱,選後一次傾巢而出,至於具體內容,保密到家。

  民進黨的敗選檢討聲浪至今並未爆發。謝長廷請辭後隨即改變承諾要續任黨主席到人選誕生為止,綠營的黨魁爭奪風暴也將正式引燃,外界看不到綠營徹底反省的任何跡象,甚至傳聞陳水扁將利用剩餘的政黨影響力繼續左右綠營,誰也不敢向他開出第一槍。

  目前能確認的是,卸任後的陳水扁必須接受“公務機要費”貪污弊案的“司法”調查。陳水扁在位享有的刑事調查豁免權將在5月20日開始消失,“檢察官”將重啟調查,而陳水扁夫人吳淑珍遭貪污罪起訴的審判,長期以身體不適拒絕出庭,恐怕也終將必須面對。

  文章分析,另一個難堪的局面,是扁的女婿趙建銘被判股票內線交易罪的七年刑期,半年後將審判終結,外界認為,證據確鑿入獄的機會很高。

  日前有“立委”引述媒體揣測稱,陳水扁在卸任前可能搭機潛逃出境,流亡海外或尋求政治庇護。這種説法在選前已被陳水扁駁斥為“沒天良”,並承諾會在選後面對司法調查。

  馬英九昨日公開表示,司法程式未走完前,暫不考慮特赦扁及第一家庭,並表示陳水扁須在三審判刑確定後,才有獲得特赦與否的條件。這司法審判期間,勢必再度掀起藍綠族群之間的拉扯。

  文章最後説,已有外界希望馬英九以政治考慮行使特赦權力,消弭政治舊賬,緩和藍綠爭議。但前提必須是,陳水扁勇於面對司法,及審判過程應展現的尊重態度。而這也將是扁退位後,能夠發揮縫合族群裂痕的象徵性功能,如果他還想為臺灣做一點事的話。(吳佳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