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謝兩岸政策高唱“開放” 可惜有主見無主意

2008年01月28日 10:16:00  來源:
字號:    

  謝長廷近來也在不停地推銷自己的經貿政策。香港中評社發表社評指出,客觀地説,在民進黨陣營中,像謝長廷這般重視兩岸經貿關係的人確實不多,所以,謝長廷顯得很不一般,其政策的的確確有改革與開放的意味,所以,謝長廷很得意地標榜自己是民進黨內的“開放派”。但是,定睛細看,可以發現謝長廷走所謂的“開放路”,是一步一蹌踉,一步三回頭的。

  謝長廷日前與臺灣六大工商團體代表座談時公開表示,他是開放與主體兼顧的人,在民進黨內不是極端派,是“中間派”與“開放派”。

  社評認為,謝長廷自己説了不算,要從實際的言行來觀察。近來,謝長廷刻意凸顯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一,有關取消赴大陸投資40%投資上限的議題,謝長廷指出,産業別及項目可檢討,包括金融業。二,謝長廷明確表示,他贊成兩岸直航。三,謝長廷也説贊成大陸資金入臺。

  真是很為難謝長廷了,上面的幾項意思,確實不是民進黨當局過去所願意提及的。謝長廷能反其道而説之,實屬不易,沒有一點開放精神,是做不到的。但是,必須問清楚,謝長廷不顧一切地與民進黨當局唱反調,原因究竟是什麼?

  社評分析指出,一,選票的需要。加強兩岸經貿關係已經成為主流民意,作為藍綠參選人,都不敢不打經貿牌。謝長廷如果放棄,勢必吸引不了深綠陣營以外的選票,對於垂涎已久的中間票,亦將眼睜睜看著流失。

  二,擠馬的需要。馬英九、蕭萬長的拿手好戲是打經貿牌,尤其是兩岸經貿牌,打得有聲有色,越來越吸引民眾的關注、民意的期待。謝長廷如果不打經貿牌,就無法擠佔馬蕭的民意空間,會十分被動的。

  三,穩商的需要。如何在選舉過程中,穩住工商界,是謝長廷不得不要全力以赴處理的棘手問題。如果工商界對參選人的政治經濟主張失望,反彈力、破壞力都令人恐怖,必然敗事有餘。謝長廷不能不對工商界許願,力穩人心。

  四,求存的需要。民進黨在“立委”選舉中大敗,已經失去了雄風,光靠霸王作風已無效果,必須放低身段。在政治路線無法修改的情況下,對兩岸經貿政策許些願,先説一説,可以模糊輿論焦點,為政治生存留下空間。

  社評進一步指出,可惜的是,在現階段謝長廷仍然無法放手一搏。有主見無主意,有突進無突破,有創新無創立,是當前謝長廷在兩岸經貿政策上明顯的困惑。具體言之:

  一,有主見無主意。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的重要性,謝長廷知道得清清楚楚,知道非要提及不可,這是他的主見。但是,如何去做?如何改?如何去推動?謝長廷就未必有主意了,就未必可以實踐了。

  二,有突進無突破。謝長廷的兩岸經貿觀,在民進黨長期奉行的極端意識形態中,是重大的突進,非同小可。但是因為得不到全黨及支援者的完全認同,甚至可能與支援者得民意衝突,所以肯定得不到突破。

  三,有創新無創立。謝長廷兩岸經貿政策與陳水扁的相比,南轅北轍,所以創新是一定有的,但是如果放在馬英九的兩岸經貿政策左右側來對比,則可見其疲軟狀態,根本創立不起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