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知識分子正式奔赴深綠懷抱 何其蒼涼可悲

2008年01月24日 10:39:00  來源:
字號:    

  臺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日前在臺北接受日本“産經新聞”專訪時指出,國民黨贏得“立委”選後,若再贏得“總統”大選,臺灣政治恐將陷入失衡的危險狀態,他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的協調能力表示期待,將在二○○八年的臺灣“總統”大選中挺謝。

  專訪一經臺灣媒體轉載,外界認為他不懂民主政治的質疑聲就不斷,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認為,李遠哲從“國政顧問團”到跨黨派小組,不應該對臺灣的政治事務完全陌生才是。其實李遠哲念茲在茲的是,如何維繫其所認知的本土政權的延續,外界若真以為他不懂政治,那就太小看他了。李遠哲所要的是凸顯其有別於一般政治人物的道德光環,最後産生左右選舉的效果。

  李遠哲不曾為推薦陳水扁道歉,亦不後悔支援陳水扁,在他眼中,一個貪腐、濫權的“總統”只是“不理想、有缺點”而已。《中央日報》網路報批評,李遠哲對政治人物的要求標準,未免比市井小民都不如,又如何配稱知識分子。這些言論,正説明他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為了維繫其心目中的本土政權,此次他對謝有所期待的談話,正是他對民進黨這個本土政權可能無法延續的憂心反應。若再不表態,可能會來不及拉抬選情,所以必須在此時出手。李遠哲不知不覺間已經和民進黨一樣墮落、沈淪了。李遠哲的講話,聽起來像是和謝長廷相濡以沫,而不是俠義相挺,真是何其蒼涼可悲!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李遠哲的政治表態似乎已經成癮,又在完全沒有客觀左證的情況下,以“能力”二字概括支援民進黨的謝長廷。至此,李先生終於將他自一九九四年返臺以來累積的所有社會資本出清耗盡,正式褪下知識分子的外衣,成為一介正港的深綠選民,不再有條件稱為知識分子。

  這固然是沉重的批評,卻也有相當的依據。知識分子理應站在價值高點,以平衡的視野盱衡(編輯:xū h岢ng ,舉眉揚目)局勢,然後做出深刻的批判。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見識深度、才能提出精闢見解。但很顯然的,李遠哲先生最近幾年的表現,與這樣的社會期待相差甚遠。

  如果真要比較馬、謝兩個人的能力,攤開北高兩市過去數年的政績與弊案,恐怕許多人未必會同意李院長的結論。但即便謝先生能力強一些,臺灣的“總統”難道不應該強調品格、用人、操守?謝先生在高雄市長任內,其任用的局處首長與相關主管多人被起訴或函送,臺北市有幾人,李院長知道嗎?謝先生主張和解共生,但是手下大將姚文智、王世堅等四處挑撥對立,這樣的兩手策略,李院長沒看到嗎?馬英九沒什麼宗教迷信,謝長廷則是把宋七力奉若神明,這不會影響謝先生的“能力”嗎?

  一位“中研院”前院長常態性地推銷特定政黨已是不宜;對人民試用後普遍受苦視而不見則是不應;再以個人主觀深綠偏好淩越客觀分析則是不該。李先生是知識分子還是深綠選民,就實在不必多論了。(張弛)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